铺设草木灰,点燃火苗,置于鼎下。
待到方鼎最上侧传递热意时,他这才将一粒粒琥珀色泽的粉末倾倒入内。
捏住两旁环柄,时而左右摇晃,模样像极了掌厨颠勺。
这一刻让他想起了当初炼制散丹时的经历,两者有些相似。
烟气在道观飞旋,飘扬至高空,袅袅不去,经久长在。
咚!
加入果酒后,又是数十次颠簸,最终一直等到酒水与香料粉末结合,凝成一团团半干糊状物后,这才停下动作。
取下瓮盖后一股浓郁香气喷涌,倾倒出来将混合的事物摊成饼团。
在香饼上戳了细密小口,再放回,扬入少许果酒,缓蒸半个时辰。取干草半束点燃,熏在鼎外四穴,陈屿运炁吹拂,轻缓间任由烟气飘入鼎内。
精神探入其中,得见这些烟气回旋不停,熏陶下,本就成了膏状的香饼更具几分沉墨般的深邃。
而后悠悠然自顶上嗀箕飘出,汇入辽阔天野消散。
又两刻钟过去,陈屿估摸着时间,将鼎下的柴火取出用凉水浇熄。
按着书中记载,这一段应该揉捏饼团并用木炭烘焙塑形,不过陈屿没必要,他操持御物之术,无形无质的炁灌注入鼎中去,不断揉搓,在精神笼罩下变换形状。
自鼎口扔入竹签,炁将之驾驭插入香膏内,再度揉捏,逐渐细长起来。
定型之后取出放在一旁,他灌入井水清洗,涤去冗余的残渣和气息。由于没有多出的药鼎重新制香,只能将就。
好在炁能渗透各处,在精神力引导下将一些细微角落都清理一空,热腾腾的香气顿时散去,清爽了不少。
接下来便是制作合香,过程自不用赘述,总之一如他预料中那般顺利取出了成品,以杂熏草果实制成,辅有熏、炙、烘培等法子,颜色深沉中带有一丝微黄,仿佛裹了一层陈年琥珀,附着的香衣点缀四处,好似洒落沙滩的晶石。
“模样不差,不知效果如何。”
烘干的香柱没必要再去曝晒,刚出炉就放太阳下很容易变得酥脆,制香到了这一步基本结束。接下来便是验证他所想的时候,看看这般忙活了半天下来,到底能否令杂熏草的效果变得柔和。
单品有四柱,每一柱约莫六寸,一些道观里大贡时用到的香柱会有一尺二,不同境遇下的香烛有不一样的定制,不过眼前这些都只自己独用,倒是没必要遵照这些条例,长短粗细随他意。
就着身前早已备好的盛放器皿,伫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