罢了,没有深究,陈屿察觉到对方体内的元神之种过得意外的滋润,便也不再费神去多看。
那团灵性粗略看起来很炽热,关键与本人的灵性不大符合,估计很快就会消散一空,应当是汲取外部的灵性,至于如何汲取到的,又是否有下一步动作,他倒是没有过多探究。
逛了一圈山下,在发现元神之种附体的样本们依旧安然后,也察觉到不少种子枯竭,并非个体遭遇意外而死去,而是储存其中的力量消耗一空。
陈屿没有再补充,只默默记录,精神与意识方面的研究有了不小进展,在第一例被动产生精神力的样本被发现时,这方面其实已经算是完成了既定目标。
剩下的无非进一步探寻外部意识与自我意识对精神力产生的区别、精神力中自我印记的篡改与复制、精神与灵性的关联等等,这些并非一朝一日就能结束,必然需要大量时间与数据支撑。
而现在,他还有其它事需要分配精力操心,短期内顾不上也情有可原。
莫名的,又一次,心中升出了几许波澜——假若能多谢同道便好了。
有些东西他其实兴趣不大,但自己感兴趣的地方想要弄明白又绕不过这一关。
若能有旁人一起,或许能节省很多精力,并且他从来不觉得自己所思所想便一定正确,精神的提升带动的是思维更加敏捷,而非想当然的‘智慧强化’。
即便层次不一样,但同行之人一旦数量上来了,或许就能从中收获一些奇思妙想引发灵感。
可惜,截至目前,在经历了九奇广生诸法行事以及无名山大阵两事后,在他有意无意筛选下,发现绝大多数人都不适合自己创出的这条路。
并非天资缘故,而是心性与性格。
即便青衣剑这等少年俊才,又或者蒋勤安般的修道之人,亦或岳海平一样天姿绰约之辈,略微观察一番后他判断,依旧放弃了赐法的念头。
道路不合适。
这是一种莫名的直觉,总之,选来选去到头来只有于启猛这位真修勉强符合。
仅给予了寻常养身法,不含半点儿超凡力量,直到意外进入对方的心灵幻境中后,发觉其向道之心纯粹无比,这才起了心思,多做了几分准备。
然而,却也只限于此了,真要走通这条路,还得看对方自己。
好在陈屿从不觉得自己草创的法便是无敌,反而更期待于真修能为之完善添砖加瓦。
……
哗啦啦!
风雨不停,还剩下两口的水缸顽强坚挺雨幕中,靠在墙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