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正在嬉戏打闹的小孩子,古同志不由说道:
“他们有福了!”
不过对他们来说,惊喜不仅仅如此,只听到雷觉华接着说道:
“昨天我看见村小学和镇中学看起来都比较破旧,我可以出资建造新的教学楼,并且在镇中学提供奖学金,让那些有能力考上高中或者中专但却家庭比较贫困的学子提供资助,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
村小学就在樟树下,昨天参观的时候顺便看了一下。
至于镇中学,就在河西村对岸,隔着那条大河。
但就是这条大河,河西村的学生要去上学或者村民要去赶集都要绕很长一段路,雷蕴荣来时刚走过,有两个四五公里。
“雷先生,你可是这些孩子的大恩人啊!”古同志握着雷觉华的双手激动地说道。
这一幕雷蕴荣也很受触动,此时的官员真的是将为人民服务当作最高信条,真正地称之为公仆。
就雷蕴荣了解,古同志在桥头村民组还有耕地,每到收割稻子时照样要下田。
这要放到后世,别说镇高官了,就是村高官都不下地了。
“古同志,我也是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不过资金我都可以提供,像这建材还有和学校沟通的事情就只能你来处理了。”
雷觉华也了解到,此时的内地很多物资都是计划生产的,一般人根本买不到。
“没问题,这些都交给我来处理。”古同志坚定地保证道。
这次有这么好的机会,就算是去县里闹他也要把物资给批下来。
商定好这些事情,古同志和雷老伯眼角的皱纹都笑得深了起来。
不久,就有一个年轻人过来告诉他们吉时快到了,让雷蕴荣他们过去准备。
此时的祠堂也装扮的更加喜庆,红色是主色调。
这时很多村民也是停下手中的工作,过来观礼。
首先是樟树下的一个辈分比较高的长者,高声地说着致辞。
他是用客家方言说的,雷蕴荣他们都听不太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