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又将燕窝往乔玉言面前推了推,「太太别说别的了,先把燕窝喝了,这身子要养起来,这些东西每日里不能断的。」
乔玉言不由苦着张脸,「嬷嬷,你可真是我的亲嬷嬷,早上一碗药,上午一盏燕窝,下午一盅乳酪,晚上还有一道安神汤,就是养猪也没这么规律的吧!」
「太太可不要任性,」王嬷嬷根本不由分说,「我前儿在外头买东西的时候,正好碰上郑家的嬷嬷,她说他们家姑娘就是这么养着的,天天都是如此。
你瞧瞧外头人怎么说的,哎哟哟,直说那郑家大姑娘就是入宫当娘娘的命嘞!咱也没见过,据说上次她去古玩铺子里看东西,多少人挤着看呢!真叫一个风姿绰约。」
不过说着说着,王嬷嬷又摇头道:「不过老奴倒是觉得这样的话里头多少有些言过其实,而且老奴觉得,太太你的相貌,已经是世上难得的了,等下回老奴见着那郑家姑娘,比一比就知道了。」
乔玉言不由「噗嗤」一笑,「嬷嬷你也真是的,好端端的比这个做什么!没得叫人家笑话,更何况,我都已经嫁人了,争那个虚名……」
说到这里她忽然停下了话头,品兰和王嬷嬷都有些诧异地看向她。
「没事儿,就是想着郑家果然是大户人家,这么多年没有在京城,这一回来,就如此声势显赫。」
王嬷嬷一直在江州生活,这些东西的见识反倒不如品兰。
只听品兰道:「这样的大户人家便是离开京城,也只是一时的蛰伏,就好比这郑家来说吧!他们族里虽然离开了京城的官场,可世交故旧,同学弟子,多的是在朝为官的。
且他们十几世累积的财富,想要做什么做不得?这京城的地产就更不要说了,他们人不在京城,只派两房下人看着打扫,等人来了,直接住现成的就是,旁人家如何比得?」
乔玉言只是笑,没有应话。
心里却在琢磨郑家的事情。
大启男女之防甚严,一般的小姑娘家,基本上都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即便要出门,也都由家中的长辈陪同才算得宜。
如郑家这样的家族更是如此。
于大户人家来说,尚未出阁的姑娘在出阁之前就名声在外,可未必算得上是件美事。
尤其是这名声,还是貌美的名声。
除非这本来就是郑家在造势。
如品兰所言,郑家这些年虽然人不在京城,可势力并没有收缩,他们这样的人家,若是想要人为地制造点儿舆论出来,并不是什么难事。
她不由地就想起来崔敏。
当今圣上即位已经快一年了,七皇子的势力虽然一直未除,可各方的监视与防守都做的十分严密,而朝中的势力也在圣上的有意操-弄之下,也清理得差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