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
国朝也在适度的开放包容和释放领域权限。
除去军工、民生……这些设计国朝命脉的领域之外,其他的都一步步的开放给了各种属性的资本企业。
一时间,国朝上下兴起了一股前所未有的创业潮,各种小公司层出不穷,而且都是依托工业化发展做上下游的产业布局。
工业化带来的是什么?
是生产力的直接起飞啊!
是对于国朝社稷的肉眼可见的极大推进啊。
以前的子民们还要穿草鞋,现在各种橡胶鞋物美价廉,各种新型的衣服面料不仅仅更加舒服了,还更加便宜了。
……
当然了。
国朝的发展进步快速,也同时对国朝内治产生了更多的挑战。
以前的吏治体系太过于单一了,根本无法满足当下的需求,所以这段时间赵元开一直都在重点完善制度的完整性。
内阁几大部堂倒是没什么大的变化。
但下属的司堂却一而再的丰富扩充,职能进一步的细化,单单一个商部,就直属了十三个司堂!
而且眼下看来,似乎还远远不够。
不过这没有关系。
国子监用了整整六年缔造的四级学府制度,已经彻底走向了正轨。
三大圣府虽然高高在上,但真正为这个帝国输送远远不断人才的主力军,还是那一百九十七所州立学院!
州立学院,在赵元开的眼中就是对立前世现代制度之中的高校大学。
六年时间,这些州立学院已经彻底初步完成了各自的授学体系,国子监在统筹全局的宏观层面,也初步建成了一套大汉人才培育的理论教材体系。
直白来说,就是两眼一抹黑的摸索时代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