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2犁庭扫穴

作者:平行空间来客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随着社会的发展,奴隶主们的贪欲越来越大,女真族内部相互争斗,也掠夺汉人作奴隶,对于这些单独跑出汉人领地的汉人,自然不会心慈手软。

听来的消息,让魏广德不仅又想起上辈子看过的清宫戏,上下级见面那就要自称奴才,现在想来,其实所谓的大清国貌似还是一个半奴隶半封建的帝国。

抽空,魏广德还跑去找那些商人打听了一下现在辽东女真的情况,毕竟他们在后世可是南下覆灭了汉人江山的。

以前还是草民,自然只能没事儿的时候想想,既然现在做了大明朝的官,能够消除隐患就一定要趁早做了。

和多个商人聊天后,女真族的现状也逐渐在魏广德脑海里成形。

现在的女真族人大致分三类,其中两股势力已经形成了气候,以部族形式出现,那就是海西女真和建州女真。

建州女真,似乎就是努尔哈赤所在的部族了。

这点,魏广德还是有印象的。

最后的一个分类就是所谓的野女真,这个应该是女真人最开始的生活形态。

估计是和汉人接触后,一些有实力的家族开始有意识的吸纳吞并了一些左近的女真家族,逐渐形成了女真的部族。

从这个时候开始,女真族人才从氏族社会向奴隶制社会过渡。

又由于北方苦寒,生活艰难,在元末的时候,女真族的一些势力开始南迁,最后和初建的大明朝接触。

大约在洪武年间,他们在绥芬河流域的凤州地区定居下来。

永乐元年,胡里改部酋长阿哈出臣服明朝,明朝在此设立建州卫。

永乐十年,明朝又设建州左卫,治所亦在凤州,以女真斡朵怜部酋长勐哥帖木儿为指挥使。

正统七年,明朝又于三土河一带设建州右卫,封勐哥帖木儿之弟凡察为指挥使。

至此,建州三卫初具雏形,也成为大明朝北方一股势力较强的力量。

另一股仅此于建州女真的势力自然就是海西女真,同建州女真一样,由于受到“野人”女真和蒙古骑兵的袭扰,不断南迁。

实际上海西女真各部在明初就已经和大明朝建立了联系,并且和建州女真一样,从最初的从属关系变成朝贡关系。

到十几年前海西女真完成了他们的迁徙,并形成了叶赫、辉发、哈达和乌拉四部,称为海西四部或称扈伦四部。

叶赫部因其居于开原东北叶赫河而得名,又因其靠近明设的马市北关,因此明人也称其为北关。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