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因为这样,更多的人去八珍楼排队了,甚至长安的闲汉都有接到帮人排队的业务了。
而这又形成了一种饥饿营销,就和现在的很多网红店一样,虽然有的人对于排队的店铺不屑一顾,但是更多的人就吃这一套啊。
不好买到的东西,不容易吃到的东西结果我买到了吃到了,这优越感不就来了吗?
所以八珍楼门口的长龙是一天长过一天,生意一日红过一日。
反观其他酒楼,就差了不少。
这时候那些掌柜才后悔不迭,当时怎么就没想到这一茬呢?
要早知道今天的情况,当时别说十二贯钱,就是二十二贯甚至三十二贯买来也不亏啊。
这个时代的人,虽然已经有了广告的雏形——吆喝,但是他们还是没有真正的认识到广告和营销的威力。
而刘胖子的八珍楼,则是无意间完成了一场经典的广告和营销案例。
反应过来的掌柜纷纷再次涌向了上河村。
“什么?今年一年的都卖给了刘胖子了?”
这波操作众人是没有想到的。
但是这要怎么挑毛病?没有毛病挑啊。
人家唐平是卖家,人家那天拍卖的是一个月的味精,你们自己没出价买下来,人家刘胖子买了,有毛病吗?没毛病啊!
后来人家唐平把剩下一年的量按那个价格再一起卖给刘胖子有毛病吗?也没毛病啊!
本来这些酒楼后面好多都站着各大家族,这会就算有心把这些望族给抬出来给唐平施压都没有啊。
人家一纸合约给你看了,一年六十斤味精已经和八珍楼钱货两讫了。
你再问,就告诉你一年只能产这么多,已经一粒都没有了,实在想要,要不去和八珍楼的刘掌柜商量商量,看能不能匀你们一点。
当然,这事儿也不用去问,刘胖子要真能匀给大家,他也不用叫刘胖子了,直接叫刘傻子吧!
唐平当时一定要写这个合约给刘胖子,就是为了这个时候。
各大酒楼的掌柜看唐平这边说的坚决,想想如果真还有多的,他们怎么可能不拿出来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