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子规声里雨如烟

作者:高野舞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若是臣,自然把钱寄存到柜坊。”

“好,如果这家柜坊信誉极好,某一天朕要做生意,却偏巧没有现钱,只有汇票或者存钱的存根,那对方愿不愿意接受朕用汇票存根进行结算?”

“自然会的,现在也很流行。”

被李晔带着走,杜让能已经认可了这种民间奇术,一直默不作声的刘崇望却叹气道:“臣明白陛下的意思,陛下是想发行汇票取代铜钱,可大钱都不能取信于民,汇票如何能行?”

李晔点头道:“大概就是这样,朕已有良策。”

六位宰相集体黑线,千年来这方天地就一直流通实物货币,现在皇帝突然想要改用贾人玩弄的汇票,宰相们能接受才怪,好在李晔再三解释,承诺暂时先只设立朝廷柜坊,经营一些跨地区的远程存兑业务,比如蜀中两省的赋税可以存到柜坊,报送一批汇票到户部就行,朝廷要给地方拨款,也直接派飞马送汇票,让地方官员拿着汇票去转运府支取钱粮,这样就节省了押解钱粮布绢的人力物力费用,也大大提高了中央与地方在财政上的沟通效率。

如果试点的效果非常好,那么再尝试一下是否可以用作货币。

杜让能半信半疑道:“若果真如此,那就方便多了。”

经过一个时辰的讨论,最终商定由户部组织成立朝廷柜坊,至于这个受中央控制且能会通四海的要害衙门如何命名,李晔提供了四个名号供宰相们遴选:柜坊、钱庄、票号、银行。

杜让能摸摸胡须道:“朝廷开办的柜坊,名号必须大气端庄,柜坊已被民间贾人采用,钱庄和票号听起来小家子气,既然决定仍然以金银绢为本位,臣觉得就叫银行好了。”

“不愧是杜相公!”

李晔哈哈大笑,点头道:“那就叫银行!”

定初二年四月十八,延英殿会议决定成立大唐银行,因为前期业务主要面向两省工田报送和大宗商品交易结算,李晔和杜让能一致决定命名为大唐工商银行,以金银绢作为本位,计相杜让能为首任行长,皇帝指示道:“大胆假设,小心求证,裨补缺漏,试点推广。”

先在京兆府、兴元府、成都府、梓潼府四地进行试点,观察效果,总结得失,完善制度,然后逐步推广到蜀中两省和京畿道,一开始的业务只是接受存款汇款,主要是为了方便蜀中两省转运府和户部的沟通,降低钱粮在上交途中的附加损失,但也鼓励存票汇票的流通。

在皇帝陛下看来,既然是朝廷的银行,那么作为大唐至高无上的统治者,他本人的画像应该出现在存票汇票及以后的唐宝钞上,作为朝廷信誉的象征,结果却被宰相们集体否决,理由当然是天子何其尊贵,印在票子上被三教九流的凡夫俗子摸来摸去,成何体统?

“为了好看,其他图画总要有吧?”

李晔仍不放弃,尽力争取。

杜让能想想道:“实在要图画,凌烟阁怎么样?”

柳璨不以为然道:“大明宫是天子所在,画大明宫好。”

杜让能道:“也可以,但画师不好找,至少得有吴道子的功力。”

柳璨得意一笑,拱手请命道:“陛下,臣来画!”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