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鄂岳止戈

作者:高野舞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想了想,李晔不许。

“朕在长安给你们都准备了宅子,去住几天罢。”

至此,鄂岳止戈。

大军进城后,城内百姓家家闭门,躲在家里瑟瑟发抖,搜捕溃兵完毕后,归黯也写好了告鄂岳百姓书,命士兵张贴在全城各处安抚百姓,告示明确告知,官军不会屠城征粮报复。

但也表明了一点,顺天者昌,逆天者亡。

窝藏土团牙兵者,处连坐,包庇窝藏在逃战犯者,杀无赦。

唐军任命了一帮投降牙兵当监查,这些牙兵相当卖力,不但把那些企图暗策阴谋的同袍杀了个干干净净,还举报了十几个在逃战犯的去向,自己知道的大小情报也一股脑说了。

鄂岳官吏也很激情,争先向朝廷大臣报告所知消息。

绝对强权之下,他们能做的只有顺从,一切都在有条不紊进行。

每过一天,朝廷在鄂岳的统治就巩固一分,等到入秋,朝廷就会派来大量基层官员,还会有很多百姓在免费圈地的诱惑下移民湖北,过不了多久,这里和关中就没什么区别了。

鄂岳的确已经止戈,但这并不意味着唐廷的军事行动结束了,各镇的奏报显示,朱温最近展开了很多大动作,相信不久之后唐梁双方就会彻底交恶,在此之前李晔有很多事要做。

七月初一,李晔在武昌颁布制令,任命法相韩正为鄂岳处置观察营田团练等使留后,御史大夫韩仪正式就任淮西鄂岳转运大使,翰林学士陆伯元为宣慰大使,巡视鄂岳七州各县。

决定以检校吏部尚书杨守亮为武昌防御使,率军留守武汉。

敕令叁省六部,从速条列审核校对平鄂将士并鄂岳本军降者功状,有功皆差吏以闻,鄂岳州县百姓免除摊派赋税一年,殉国文臣武将及各路阵亡将士皆当收葬,给家衣粮叁年。

因战残废者,勿停衣粮,一概按律优待。

杜洪幕府诸僚并鄂岳文武官吏,一律发配朝廷接受再教育,鄂岳各军就地解除编制,甄别筛查不良人,叛军各都头虞候孔目等武官,尽数召回朝廷待处,有功议功,有罪论罪。

罢鄂岳行台,罢鄂岳四面行营。

七月二十,李晔抵京,二十叁日,在杜让能、刘崇望、柳璨、崔胤、杨涉、高克礼、顾弘文、江方庆等人的陪同下,李晔登临延喜楼受俘,仪式完毕执献杜洪杜建辉父子于太庙。

二十五,京兆尹李庸监斩,斩杜洪父子于长安南郊独松树下,这是李晔登基以来处死的第五个节度使,宣武、太平、武宁、成德、幽州、江西、福建等镇驻京进奏使应邀观刑。

嚣张一时的吴杜洪落得如此下场,给天下藩镇上了生动一课。

定初四年七月二十九,弘文馆大学士崔远奉命刻写平鄂岳碑,李晔下诏嘉奖中外功臣。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