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因很简单,虽然诗人在这时候很清贵,但诗歌终究属于小众产品。
之前的两版,一百二十多万册,已经差不多耗光了人气,之后这本书的人气就算再高,但别忘了,还有个盗版啊。
其实在二版的时候,市面上就出现了盗版书,只是盗版书的质量太差,一看就是小作坊的印刷产品,价格也没有便宜太多,所以不太影响正版书的销售。
然而,曹志强如今已经彻底出名,至少强子的笔名,已经真正出名了。
相应的,《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这本诗集,也已经出了大名,到时候,很多印刷厂为了赚外快,估计就会偷偷玩盗版。
京城能好一点,天子脚下嘛,但外地的话,恐怕是止不住盗版的。
等大的印刷厂下手,也跟着印刷盗版货,正版书恐怕就会受到巨大的冲击。
实际上,曹志强现在也有些明白了。
如今的出书,就跟后世放电影一样,都是第一版最赚钱。
换言之,是需要打个时间差,印刷的第一版,基本就决定了你这本书八成以上的收入。
而且时间最好不要超过三个月,超过三个月,盗版就会开始横行了。
如果是大热书,时间最好不要超过两个月,因为两个月后,盗版同样会跟着横行。
别说什么现在的国内印刷厂大都是国企,他们没动力之类的。
问题在于,现在还有很多南方不守规矩的印刷厂,尤其是深圳那边,他们现在才是盗版主力。
所谓的三个月跟一个月的盗版缓冲时间,基本就是指这些南方印刷厂的反应时间。
初次之外,还有一些私人小作坊,他们也是盗版大军之一,只是还没形成气候罢了。
所以像曹志强那本诗集,能够一版之后二版也卖光,是相当罕见的情况。
这主要是第一版的印刷数量太少,卖的太快,以至于各地盗版书还没反应过来,第二版正版书就发行了。
还有就是,正版书的定价不高,才八块钱,加上诗集本身带有一定的特殊性,这才导致正版书卖的不错。
不过,到了第二版的时候,盗版书还是出现了,并且还是在京城出现。
京城都能出现盗版书,别的地方只会更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