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家公司成立后,因为红光机械厂是国企,又占据百分之五十一的绝对多数股份,所以这个公司可以说是妥妥的国企控股公司。
但因为又有个人投资入股,所以又有股份制公司的性质。
问题在于,在这之前,国内还从来没有一家国企跟个人合股的股份制公司。
所以一不小心,这家公司就成了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一家股份制有限公司。
当然,这也是曹志强专门找徐大爷的门路跑出来的,是国务院特批的。
也就是仗着在京城,又有大佬首肯,特批速度才这么快。
当然,这也不完全是特事特办,其实早在之前,确切的说是1980年,就有相关的法律法规了。
早在1980年,国家就发布了一个《关于推动横向经济联合的暂行规定》。
在这个规定里,明确提出企业要走联合之路,也就是组织各种形式的经济联合体,包括引入外资跟国内私人资本进入。
与此同时,这种联合性质的企业,或者说股份制企业,不受行业、地区和所有制、隶属关系等方式的限制,并要求不能用行政命令强行组织,而要坚持自愿原则。
也就是说,允许私人入股国有跟集体性质的企业,早在三年前就提出了明确的规定,只是这里还有个坚持自愿原则。
然而,在1980年的时候,私人很少有钱的,哪怕个体户也才是小荷才露尖尖角,根本不具备跟国企或者集体企业入股的资格。
在曹志强前世的历史上,国内第一家真正意义上的有私人资金入股的股份制企业,一直有两个说法。
第一个说法,是成立于1983年7月的深圳宝安县联合投资公司。
第二个说法,是成立于1984年7月25日的天桥百货股份公司。
不过在这个时空,这个国内第一个股份制企业的名头,就落在了华夏音像有限公司的头上。
换言之,曹志强一不小心,又跑出一个第一,再次创造了历史。
这家华夏音像有限公司呢,法人代表是曹志强本人,主营业务则相当广泛。
不光是唱片的制作发行,还有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电影制作,各种视频广告的制作发行,演出及经纪业务,电子产品、录音录像设备及其备品配件的销售,等等等等。
反正只要是跟音像制作以及发行有关或者沾边的业务,能整的全都给整上。
乍一看,这个华夏音像有限公司,跟中国唱片公司十分类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