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这个价格也要分内容。
比如目前风头正盛的李古一老师的正版录音带,带《乡恋》的那种,一盘价格在七元左右。
港台明星的内地盗版录音带,一盘价格在四元到五元之间。
而一些教学类的录音磁带,比如学英语的磁带,一盘价格却只有三元左右。
所以很多人呢,就大量购买教学类的录音磁带,然后自己用录音机抹掉原先的内容,再灌录港台流行歌曲,继而自己制作包装,最后拿去街头贩卖。
这样做虽然在数量上没法跟磁带厂相比,但一盘磁带平均下来就能最少赚五毛钱。
一盘磁带最少赚五毛钱,一台双卡录音机,一天最少能生产一百盒录音磁带,等于一天最少赚50元钱。
日赚五十元,在这个时代已经是很牛逼的事情了。
也正因为这样,所以后来呢,教学类的录音磁带没那么容易购买了,出了限购令。
直到一九八六年之后,磁带厂家增多,录音磁带大量上市,录音磁带价格也整体下降之后,这种情况才逐步消失。
也就是说,在这个时期,你个人如果去国内的磁带厂,很难大批量的买到空白磁带,就算单位也很难。
只有带内容带包装的磁带,磁带厂才愿意接,因为利润更高。
实际上,单纯从赚钱这个角度,北平磁带厂很乐意跟曹志强的华夏音像公司合作。
毕竟华夏音像公司是直接给现钱,不拖欠不压钱,提前交钱后交货,相当爽快。
而其他单位呢,很多都是先要货,后给钱,有的单位甚至货款一压就压一两年。
换了谁去当磁带厂的厂长,都乐意跟提前给钱的买家合作啊。
但没办法,北平磁带厂在京城,而京城别的不多,就是衙门多。
很多衙门给钱不痛快,但人家有权啊。
随便拿个鸡毛当令箭,磁带厂就得乖乖听话,不给不行。
但产量就那么多,怎么办,只能是先拆东墙补西墙,先把那些好说话的产量挪一下。
很不幸,华夏音像公司呢,在北平磁带厂眼里,就是那种好说话的,所以很自然的就把他们的指标先挪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