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8 收编不请自来的外地个体小贩

作者:唐居易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后来听到风声的人越来越多,越来越多的人来到红光出版社,就为了能以批发价买到这些书。

甚至有人竟然用汽车运了一麻袋钞票过来,就要现场用现金以批发价购买《江湖行》,然后拉回自己的城市去卖。

来求书的人太多,以至于陈家邦不得不让人专门改造了几个办公室当宿舍,暂时安置这些从各地跑来求购书的人。

满打满算,从《江湖行》发行到现在,也才不到俩月,居然就火爆成这样,说日进斗金都算差的。

对此,别说出版社所有人都吃惊不已,就连始作俑者的曹志强,也有些诧异。

不过再仔细一分析,也就不觉得奇怪了。

无他,政策红利而已。

为什么这么说呢?

归根到底,是限制的问题。

前文说过,武侠,在国内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早在1982年,国内就因为种种原因,出台了各种堪称严厉的禁令,近乎一刀切的切断了国内武侠的出版跟流通。

在1985年开放禁令之前,这时期的国内,市面上所有的武侠,基本都是偷偷流行的。

换言之,在1982年到1985年之间,你在新华书店等正规书店,是绝对看不到武侠的,哪怕《七侠五义》这种也很难见到。

然而,国家虽然禁止,但之前民间的武侠热早就被点燃了,大家对武侠的热爱,不仅没有散去,反而越发热切了。

所以,一些偷偷流行的武侠,就纷纷出现,甚至出现很多手抄本,就跟当年流行禁书《一只绣花鞋》一样。

这些偷偷流行的武侠,多是南方出版社偷偷出版的,然后偷偷流行。

也正因为这样,所以这些武侠的价格贵的离谱。

比如此时在京城买一套《射凋英雄传》上下两册,居然要四十块钱!

可这套价值四十元的《射凋英雄传》的图书上面的定价,却只有八元钱!

由此可知,这里面的差价有多大,油水有多高。

其实,在1985年之前,类似这种私下流传的各种,价格都不菲,但却都十分流行,简直跟当年蚊歌期间的手抄本文学一样,经久不衰。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