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的是其他城市的磁带厂,比如济南等地的磁带厂,这就需要李有福这种社交牛人去办了。
李有福能以个体户的身份就达成区域批发商的成就,是离不开自己的社交能力的。
现在他有了京城国企领导这层皮,那底气就更足了。
李有福现在为毛一直不辞辛苦的在外游荡闯荡?那当然是开心啊!
要是在过去,李有福可不敢到处找大厂大领导,都得偷偷摸摸找小厂小领导。
现在不一样了,李有福是正经的国企经理,甭管是不是真干部,但职务是假不了的。
外地人也不会去查你是不是干部身份,他们只能查你是不是那个国企的人,以及是不是国企的经理。
比如济南的磁带厂,人家就曾经第一时间打电话给红光出版社确认过,询问是不是有李有福这个经理。
确定无误之后,人家才敢跟李有福继续商量磁带指标的事情,以及商量如何吃饭跟收礼的事情。
身份达标了,关系到位了,是不是就能要到产品指标了?
答桉是不行,你还得有正规的理由,并且经过领导批示。
在1983年,全国其实依旧没有完全放开市场行为,大部分依旧是凭票供应,尤其是生产厂家,都是要申请生产指标的。
而申请生产指标,不光要身份达标,关系到位,你还得有说得过去的正规理由,也就是你为什么要这批产品,以及你要这批产品的目的是什么。
这个正规理由,基本就把百分之九十九的个体户给隔绝在外,因为他们给不出正规理由。
尤其是空白磁带,那是相当严格。
因为在八十年代初,录音设备是不能随便玩的。
比如现在的录音机,说是叫录音机,其实只能叫单放机,大多数根本不能录音。
那些能录音的,尤其是能翻录录音磁带的双卡录音机,大多数都是进口录音机,而进口录音机嘛,此时一般人是买不到的,因为还需要外汇券跟侨汇券,除非你买的是走私货。
不光录音机难买,空白磁带也难买,至少大批量的空白磁带,普通人是买不到的。
只有特殊单位,比如唱片公司,央视,还有各个政府单位等等,才可以大量购买空白磁带。
那么巧,华夏音像公司呢,就是可以购买空白磁带的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