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9 一文肝肠断,天涯何处觅知音

作者:唐居易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所以说,曹志强的那个个税申报,是按照稿费的形式缴纳的,并且是由出版社的人主动缴纳。

结果就是,交了税之后,曹志强一不小心就成了京城税务部门的名人,因为他突然就成了共和国交税最多的个人,并以这个荣誉载入史册。

本来税务局还想给曹志强发个锦旗,甚至想登报表扬这事儿。

要知道,现在全国满打满算,就没有一个正经的国人,像曹志强那样,以个人名义交税那么多的。

这么主动缴税,还主动缴税这么多,能不表扬么。

还是曹志强知道后吓了一跳,连忙说要低调,不想万众瞩目,甚至不惜去找了大领导的关系,让税务部门不要大肆张扬,这才最终作罢。

但不管怎么说,改开后个税第一人的帽子,曹志强是戴定了,以后要是说起这段历史,曹志强的个税第一人名头,是怎么也摆脱不了的。

只凭这一点,曹志强就已经被载入史册。

当然了,曹志强被载入史册的不止这一个,那是后话。

实际上,在财务部门要去给税务交税的时候,曾经劝过曹志强,让曹志强不要把这部分钱当做个人稿酬所得。

因为如果是个人稿酬所得,要交百分之二十的税。

可如果是算成出版社的收入,那出版社就可以通过增加支出等方式内部消化,就不用交税了。

当然,这不是说国企就不用交税了,恰恰相反,国企这时候也是要交税的,而且交的税远比个人所得税高的多。

1983年的时候,国内对国企的税收方面还没有进行改革,连最早的利改税也没开始。

所以,1983年的时候,只有集体企业、合资企业跟个体户这些单位才交所得税,国企是不交所谓的企业所得税的,但是国企要上缴企业的利润给政府。

只是国企这个利润上缴多少就不一定了,一般是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像一般的大厂,利润就高一些,能到企业经营利润的百分之七十左右。

一些中小型的国企,上缴的利润就少一些,但也能到百分之五十以上。

可问题是,这个利润是多少,还不是企业说了算么。

所以为了少缴税,国企一般都会想尽办法增加支出,比如开办各种三产,给自家员工发福利等等,用这种方式来增加支出,减少利润。

国企怎么夸的,就是这么夸的。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