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2 于叔叔一身正气

作者:唐居易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甚至是,他还听说,那些真正的高干子弟,很多都是隐姓埋名的求学,求学期间除了极少数人,一般的老师同学根本不知道对方的身份。

一直到那些高干子弟工作了,也是十分低调,大部分人依旧不知道他们的真实身份,只知道那个人为人谦和,升官特快,等人家升到一个很高的位置,具体身份才会因为藏不住而扩散开来。

再者说,连郝淑雯都能找人打听出项东方的真实身份,京城那么多牛鬼蛇神,曹志强可不信项东方的身份对某些人来说是秘密。

就算是,那位身在南京的项部长,也不可能真的不管自己的大闺女了。

所以答桉只有一个,那就是项部长其实一直在默默的关心项东方,只是项东方不求他,他自然也不想过多插手,这要么是关爱,要么是考验,但不管怎么样,要说项部长完全放弃,这绝不可能。

毕竟项东方又不是跟家里决裂后出逃的,人家是正经的考上大学,正经的来这里上大学,又正经的低调生活,只是上大学期间从没回过一次家而已。

这种情况对普通人来说当然很不合理,但对一些高官来讲,可能这种以学业为重的行为,才是真正的优秀品质。

反正以曹志强的想法,项东方的亲爹,大概率是借此磨炼项东方,等项东方真正毕业,彻底进入正式工作了,再想法子出手帮忙。

什么,大学辅导员不是工作?

那当然,因为这时期的大学辅导员,真的就是合同工,根本就没有正式编制,不算正式工作,至少在那些高官眼里是这样。

高校辅导员有编制,具有教师身份,那是后来改革后的事情了。

但在八十年代初,大学辅导员只是对学生进行辅导工作,算是大学生的“政治领路人”。

这时期的大学辅导员,大部分是大学教师兼职,也有一部分是优秀大学生担任。

尤其是那些大学毕业,又考上研究生,继续在学校读研的优秀学生,这时期一般都会担任一个辅导员的职务,这样就可以勉强算学校教职员工,可以住教职工宿舍了。

可不管怎么样,项东方现在的情况,跟还没毕业的学生没两样,那位项部长选择不干涉大女儿的求学之路,再正常不过。

所以,曹志强帮项东方,不光能让项东方对自己更加信任,也能入那位项部长的发言,何乐而不为。

只是项东方的具体情况,曹志强就不需要告诉于得水了,跟于得水的说辞,就只是把项东方当成一个普通的外地优秀学生。

过了一会儿,于得水重新睁开眼睛,坐直身体,看着曹志强道:

“小曹啊,都是自家人,我也不跟你来虚的。

你这个事儿啊,其实是很困难的。

他是这样,现在的大学生分配,虽然都是政府包分配,但学校的自主权也很大。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