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7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作者:唐居易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其实项东方跟徐静理这俩人的调动,只是最微不足道的一个小事情。

跟领导吃饭的真正目的,当然是多认识领导,而跟那些领导吃饭真正要谈的大事,就是这个便利亭项目。

只不过呢,这时期的各个领导也不是吃白饭的,他们对便利亭新项目呢,也有很多疑虑。

毕竟多做多错,不做不错。

所以最后商量的结果,是可以先在崇文区做个试点。

而崇文区呢,恰好就是于得水负责的那个区。

崇文区是京城最小的一个区,但区域位置还不错,当个试点完全没问题。

关键于得水是这个区的区长秘书,区长又已经跟曹志强关系不错,所以在这里做试点应该没啥问题。

但这只是在领导层次有了个意向,真正能不能落实,还得先看到实物,也就是先看到便利亭。

除此之外,于得水还说了,区里只能同意批场地,但具体的建设费用,通电通电话等费用,都要公事公办,也就是要掏钱。

考虑到这个事业的本质是给广大职工谋一份差事,养活广大工厂职工,所以工商税就不用交了,只需要交个场地费,意思意思就行。

场地费也不多,一个亭子一个月交十块钱,这笔钱直接给区长办公室,具体怎么分,就是人家的事儿了。

“小曹啊,最近辛苦你了啊。”李厂长背着双手,看着便利亭感叹道,“有了这个玩意儿,起码能解决我们厂四分之一的三产职工收入问题啊。”

“四分之一?”曹志强撇撇嘴,“李厂长,您太保守了,其实让我说,这个东西别看不起眼,但灵活多变,成本低廉,也不一定非得市中心,一些偏远地区一样可以布置。

甚至是,其他城市一样可以铺开。

比如天津、保定,sjz等等其他地区的省会城市,我们都可以铺开。”

“这太远了吧?”李厂长皱眉道,“这个东西就像你说的,本身不是问题,关键是当地政府的政策。

其他城市,未必能像这里一样好说话啊。”

曹志强笑了笑道:“有什么难的?我们是京城国企,在其他城市建设几个分部,有什么问题?

就算有地方保护主义,也不能明着拒绝我们吧?

大不了,我们可以跟当地政府合作,也交一份份子钱就是了。”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