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出游遇情敌(求收藏求推荐)

作者:大熊不是猫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天天都吃煎牛排这是家里有矿才吃的起的狠角色。

切一整块牛肉,煎个七八成熟,配上酱汁,撒上调料,外焦里嫩,香甜可口,估计这会为同学们形成长久的美食记忆留下深刻的一笔。

沈光林在宿舍的时候就下厨煎过几次牛排,至少李蓉和李莉姐妹两个都说好吃。

尤其李莉,她最喜欢的就是外国人常提起的五成熟,而且还一定要把牛肉片说成是牛肋排。

其实各个部位的牛肉都是有专属名词的,并不是只有牛脊骨那里才叫牛排。

宋小雨当然也跟着说煎牛排好吃,不过她的态度做不得数,只要是肉她都觉得好吃。

至于同学们非常希望知道的西式就餐礼仪,不好意思,沈老师自己都不蛮会,并不是不愿意教。

李莉要想学,那且另当别论。

这天一大早,沈光林的自行车全程被征用,除了搬运物品,它的最大功能就是给那些还不会骑车的同学们练手。

摔坏了怎么办?

再买新的呗。

为了这次出游,沈光林也是煞费苦心,他还准备了不少钓鱼钩。

钓鱼钩简单,直接用缝衣针烧红了弯一下就是了,比较难的是鱼线。

好在这个玩意也有的卖,买上一大卷再分配就是了,谁想钓鱼就来分。

钓鱼的历史发展悠久,但是吊线的讲究也很多,在古代,经常使用的是棉线、麻线和丝线。

当然,还有用马尾和兽筋的,直到锦纶线的问世,这才给垂钓活动开创一个新天地。

其实,锦纶就是尼龙,是二战之前美国人发明的。

在1958年4月,第一批国产“己内酰胺”样品在锦西化工厂试制成功。

产品被送到京城纤维厂一次抽丝成功,这是第一批国产尼龙问世。

因为它诞生在锦西化工厂,所以这种合成纤维后来就被国内命名为“锦纶“。

同学们谁想钓鱼的都可以参与进来,还可以顺便整点鲜活水产品烤着吃。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