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一六章 捐赠

作者:大熊不是猫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考古队这次修复裕陵,也是因为现在旅游越来越火热了,而乾隆皇帝又是清代很出名的一个皇帝,因此他们想把陵墓修复出来进行开放展览供游客参观。

沈光林的运气很不错,见证了这一历史发现,棺椁里面的情形果然跟记载的一模一样,考古人员还专门指着它说,那条花白的辫子就是乾隆皇帝的。

长见识了,要不要给它来个dna测序?

其实清皇陵和明皇陵有好几个名字是一样的。

比如裕陵。明裕陵是明英宗朱祁镇的,就是发生土木堡之变的那个憨憨;清裕陵就是乾隆皇帝的了。

景陵也是一样,明景陵是朱瞻基的,而清景陵是康熙皇帝的,当然,类似情况的还有泰陵,定陵。

三天的假期终于要结束了,沈光林还有点意犹未尽。

临走,他请所有考古人员吃了一顿大餐,把那些用不完的物资,包括帐篷之类的,全部留给考古队了,回去嘛,轻车简从。

下次再去什么地方出来玩的话,再重新购置就是了。

吃过最后一顿午饭,大家收拾收拾行装和心情,打道回府去了。

这次活动大家都很满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收获,唯有四个孩子还要写日记和观后感,最后收官的时候稍微差点意思,有了这么一点点不开心。

生活并不总是那么随心随意的,当自己没有找麻烦的时候,就有麻烦来找你了。

因为,有人举报说,沈光林的生物养殖基地藏污纳垢,经常有年轻漂亮的男女在此间出没,影响极坏。

我去,有年轻男女出没就是藏污纳垢了?捕风捉影的事情你们也信,古代的御史大夫都没有管的这么宽。

而且,他的园区几乎是全封闭的,“影响极坏”这个词是在什么背景下产生的?影响谁了?

沈光林看到了举报信原件,看不出什么名堂,但还是留了一份影印件。

工作人员也说了,就因为是捕风捉影,所以我们这才只是过来调查核实一下,如果真有确凿证据的话,那说不得已经下手抓人了。

严重配合,一定坚决配合。

沈光林这里有一台进口的电影摄像机,因此吸引了不少人过来学习和研讨。

工作人员打开样片,里面有一些胡乱拍摄的内容,大都是野餐聚会的牛羊肉制作方法和一些风土人情的特别记录。

任何违禁的内容都没有。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