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罢,张昭将一份奏折递了过去。
社会背景不同,天下之中活跃的诸子百家,则注定了萧承制定的科举制度,与明清不能完全相同。
若非要比较,倒是有点像唐朝时期的科举。
士子报名科举之后,需要分科考试,根据自身所学,可选择应试秀才、明算、明法、兵、农、墨、辩等科。
秀才科为诸科之首,应试者考治国方略,以策论应答。
其余数科,则选拔的是专业技术型官吏。
明算科考数学历法相关知识,对应阴阳家、道家。明法考取法律相关知识,对应法家。其余诸科,则不需一一说明。
由于此次为第一次科举,无法快速核定考试资格,在正式考试之前,还需以帖经考核其资格。合格者,方可正式考试。
科举初办,在萧承的帮助之下,有了如此章程,已经算不上简陋了。其余章程,之后科举之时发现漏洞,再行补上就是。
萧承点了点头,道:
“不错,辛苦你了!”
张昭木着脸,顶着两大黑眼圈,拱手道:
“为陛下效力,便是臣之本职。”
萧承看着张昭一副快要过劳死的模样,不由得心中有些发虚,轻咳一声,道:
“咳咳,张卿这段时间辛苦了!既然这章程已定,前期操办之事,可以先交由他人去办。朕给你批几日假,好生休息一番再回来办差。”
张昭也知道自己现在实在有些劳累,便没有拒绝,当即行礼拱手道:
“谢陛下!”
等到两人告退,一直待在萧承身边的冯保,此时却是忍不住开口,道:
“陛下,奴婢斗胆,有件事心有疑惑,不知该不该问……”
萧承闻言,摇头道:
“你都这么说了,有什么想问的,说便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