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 “入粟拜爵”与【密折制度】

作者:云绕半山腰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蓝色策卡,密折制度

卡牌效果:使用之后,官员把柄生成概率+35%

卡牌说明:令人密奏并非易事。偶有忽略,即为所欺。】

这次抽到的,是少有的策卡。只从这卡面效果上看,这无非就是生成把柄,方便抄家而已。

但在现实之中,显然就不是这么简单了。

密折制度,是历史上,清朝时期,皇权达到巅峰的产物。

鼓励一定品阶的官员,以密折上奏,装入精巧的匣子之保存,由大臣的亲信家人暗中送来。而密信匣子的钥匙,只有皇帝、大臣手中各有一把。

这样一来,上奏人撰写的奏折,便不得泄密,不经任何机构、人员,直达御前。

要知道,朝廷百官之中,除了御史这类职责所在,能够直接上书皇帝之外。其他一般的官员递上奏折,都并非是直递皇帝御前。而多是需要通过上级官员、各个衙门的一一筛查,才能够送到萧承面前。

如此制度,自然便给了人动手脚的机会。留中不发、无意遗失这类的,多的是隔绝皇宫内外的手段。

而密折制度的诞生,相当于另一种形式的广开言路了。大臣直言进谏,能够及时的下情上达。

一般官吏,也没有胆子再敢欺瞒皇帝。毕竟,谁都不敢保证,自己的哪个同僚下属,会不会直接上密折告状。

当然了,这样的制度,亦有弊病。

越级上诉,职责不清,致使上下猜忌,更有以密折制度,威胁、构陷同僚的可能。

但纵使如此,这个密折制度,都是能够极大程度地加强皇权威仪,稳定皇帝的统治。

想到这里,萧承满意地点了点头,默默想道:

或许,要墨家那边帮忙,打造一批精巧的密匣了!

---------------------

云国北境,会川郡治下,通往建昌府的必经之地,和邑县县城。

整个县城之中,便听到一群孩子兴高采烈,成群结伴,自街道之上呼啸而过,一边口中还在高声欢呼道:

“胡老爷要死了,胡老爷死定了!”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