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国要地江城府,地处长江中游,陆路航运发达,辐射大半个夏国,南来北往的商队汇聚于此,造就了此地无与伦比的繁华。
便是在整个天下之中,这里也是称得上的富庶之地。
而自从西南招讨司官署在次设立之后,这夏国腹地最为繁华之所,顿时为战争阴霾所笼罩。
此时的府城江州城中,商旅不再,百姓闭门不出,百业凋零。
精锐兵马接管城防,严阵以待。军中探马、驿站差役、暗探密谍往来不息,将西南前线军情、各处地方官府奏报尽数传递过来。
受云国兵锋侵扰,西南六郡岌岌可危,已有沦陷之像。若是事不可为,这处承平六百多年的江城府,也便将要成为抵御云国大军前线要地。
西南招讨司衙门设立以此,便是为了在最坏的情况之下,统筹各地方州郡,用最短的时间,建立起新的防线。
招讨司衙门之中,众多投效而来的百家弟子,正向岐王禀报着。
一名身穿儒袍的士子率先道:
“殿下,江城府府库,现已清点完毕!各类物资军械,朝廷正不断输送,暂时还够前线调度之用。唯有粮草方面,昨日刚刚调拨梧州大营一月所需用度,又拨付安顺郡六十万石粮草之后,府库之中,便仅剩三百八十万石。”
三百八十万石粮草,听起来似乎不少。
但十万大军一月所需,便是数十万石的粮草。
不说安顺郡郝元化手下的兵马,光梧州、容城两方大军加起来便有尽三十万大军。三百八十万石,也就三四个月罢了。
岐王闻言,微微抬头,心中估算一下,却是不慌不忙道:
“足够前线大军支撑三个月的了!如今正值秋收,粮草暂时不许担心!”
江城府地处平原,农业发达。虽不比云国南境、夏国江南,但也绝对不会短缺粮草的。
夏皇此前力排众议,命岐王牵头设立西南招讨司,便是为了此时能够统筹调度,将地方官府力量集中一起,不至于从后方征调,空耗人力物力。
那名士子闻言,当即躬身一礼,施施然退下。
旋即,便又有一人站出身来,拱手道:
“殿下,云国兵锋正盛,我大夏西南暂时并无大军足以防守抵御。为以防万一,还请殿下下旨,组织德江郡、邵阳郡、河池郡地方官府,收割谷物粮草,迁徙百姓,以免资敌。除此之外,还有像梧州城军械所这类机要之地中的存储、图纸、匠人,也当立时迁走!”
坚壁清野,转移人力、军工,让敌人只能收获一片白地毫无所获,正是自古以来,对强大敌国兵力的应对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