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的营寨之中,早已聚集了不少人,皆是打扮各异的安国武林中人。
见到又有人来,穿着一身此前黎朝朝中官服的荣宜春,当即亲自迎了上去,对着远道而来的一众武林人士拱手一礼,朗笑着道:
“荣宜春,见过诸位义士。今日诸位能够前来我这复国大会,实在是让在下感激无比啊!”
复国大会,名字简洁明了,显然就是召集这些心怀黎朝社稷之人,前来参加大会,商讨如何驱赶云国兵马的大计!
一众武林人士,此时见到荣宜春行礼,不论是年过花甲的武林名宿,还是初出江湖的毛头小子,都连忙拱手还礼,口中连称不敢。
作为安国之中,名号最为响亮的义军首领,更有当初在危难之际,孤身重返升龙府,斩杀出卖义士的奸贼的义举,荣宜春无论是在黑道白道,那名望都高得吓人。
荣宜春又温声寒叙了几句,将面前一行武林中人都招呼到了,这才安排人领着他们前往营寨之中。
待到送走众人,四下仅有他的几名心腹之时,荣宜春这才撤下笑脸,皱着眉,压低声音道:
“为何还有这么多人!一个个的,当真是不怕死?”
荣宜春明面之上为义军首领,但实际之上,他却是云国东厂暗探。正是在东厂的多番布局之下,他才能够在短短两年不到的时间之内,获得了如此的威望地位。
而自从他统领义军以来,便不断消耗着那些最为忠心的黎朝余孽们,同时在东厂的默契配合之下,还故意让他攻陷了几座城池,使得他的威名越来越盛。
今日这复国大会,便是因为此前在东厂故意安排之下,由荣宜春领兵,趁着安国朝廷兵力空虚,“收复”了山罗郡郡城三日,缴获了众多的粮草物资。
复黎军高层为此兴奋不已,力劝荣宜春召开这所谓的复国大会,一来宣告自家复黎军的功绩,二来也为提振如今民间对云国越来越弱的抗拒之意。
荣宜春心中自然是不太愿意的,但在复黎军高层的一再坚持之下,也只好勉强同意了下来。
如今他见这大会竟然引来了这么多的武林人士,心中不由得开始有些沉重起来。
难道安国民心,当真就是这般抗拒大云统治?
荣宜春身边的几名心腹,自然也都是东厂安插进来的人手。
此时听到荣宜春凝重的语气,便有人低声回道:
“这么多人,也并非全都是心怀黎朝的余孽。武林中人行事,很喜欢呼朋引伴,以壮胆气,又极重颜面。想来其中不少人,都是抹不开面拒绝,被亲友师兄弟拉来的。其实心中,未必敢于我大云为敌……”
听到这话,荣宜春也不由得点了点头,低声道:
“倒也是,杨大将军推行仁政,百姓多有感激。不说别的,只说此前军中,便有不少人暗中逃离,只怕便是被分地政策所吸引回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