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以献策求出路,如今是寒门子弟、白丁儒生的路途,相比于当年盛世之世的入仕无门,已经好太多了。
“你的策论,我已经交上去了。”
“荀文若会查看,至于结果如何,很快便知,我已要他立刻去看。”
戏志才表情倨傲,直接告知了徐臻结果,“从军中能有策论,实乃是少见,此次若是不纳,无人赏识,你可愿意到我帐下?”
原来是为了这个。
徐臻心里恍然明悟,不过想来也不奇怪,如今军中多为壮丁,或是百姓之中农户出身的男子,不得耕种而为乡勇,招募而入营。
当初徐臻也是这么来的,因为认得的字比别人多,久而久之,就会受其他兵卒的尊重。
现在送了一份策论出去,戏志才当然会注意。
“而且,我个人十分欣赏,你的书法与行文,虽然并不顺畅飘逸,但却叙事工整。”
“所谓屯军策论,以战养战之论,倒是令我颇为看好,与我当年方略不谋而合!”
戏志才当初一到兖州,和曹操彻夜长谈,也是为他画下了极为壮观的蓝图,沿黄河而衍,抵袁而壮大。
要的便是争长远之道,静待时机,而徐臻在策论之中提到“军屯”,让戏志才非常感兴趣。
他觉得这将会自己方略之中,极为重要的一块拼图。
有了这种灵感,哪怕只有瞬间,戏志才也忍不住放下所有事,马上过来找徐臻。
现在他表面上看着十分平静,但其实,心里已经非常期待了。
只差一点!
若是徐臻可以解答他心中的数个疑问,那如今所谓求贤令下,诸多谋臣苦苦思而不得的难题,也将迎刃而解!
“多谢军师。”徐臻不慌不忙的,执礼而拜,但也是松了口气。
既然是这种态度,那只要再努努力,就可以去戏志才帐下做门客,也算不错。
“嗯,但你所提的军屯,都是概况,能否与我再细化说说?”
徐臻眨了眨眼,稍微顿了一下,然后咋舌道:“当然可以,但在下,现在要去巡营,不可因私废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