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考虑良久,也犹豫了很久,才最终下定决心。
他看着眼前的少女,才十几岁的年纪,正该是单纯无忧的时候,然而她眉眼中的光芒,却总让他恍惚想起先帝。
他的父皇,被朝臣们盛赞为明君的英宗赵明诚,每每夸赞赵凰歌时,都说此女最肖他。
纵然皇帝不想承认,可是他苦恼之事,兴许,赵凰歌真的可以做到。
念及此,皇帝复又坐直了身子,正色道:“你此番前往,朕是都放心的,唯有一点——万事小心。”
皇帝殷勤叮嘱,赵凰歌庄重的行了礼,这才道:“皇兄放心。”
因着此事要紧,所以皇帝与她商议了行程,约定了后日一早便出发。
在商议完之后,赵凰歌目光犹疑了一瞬,因轻声道:“皇兄,我有一个不情之请,不知您可否答应?”
闻言,皇帝温声问道:“何事?”
“我想,让国师一同随行。”
这是赵凰歌方才便在思考之事,红莲教的事儿尚未有定论,自永韶到上京变故太多,若萧景辰可以一同前往,在那里查根源必然会更加方便。
说不定,他还可以帮着自己一同将真相查明白呢!
然而这理由,在未曾清楚事情原委的时候,必然是不能跟皇帝讲的,否则萧景辰先前私下行动的事儿,便暴露在皇帝眼前了。
君王多疑,她不愿意让皇帝对萧景辰起疑心。
所以赵凰歌斟酌着,编造了一个理由:“他是国师,前去可以说是为皇叔诵经祈福的,且他胸中有韬略,过去也能助我一臂之力。”
她将理由摆的倒是直白,皇帝却是打量了她一会儿。
分明前不久,她还与萧景辰互相看不顺眼,但如今,她大概自己都没有意识到,在提起来萧景辰的时候,她的语气有多么尊敬和信任了。
皇帝到底还是答应了下来:“可以。”
不管如何,东皇宫的忠心,他还是相信的。
得了皇帝的应诺,赵凰歌脸上的喜色越发多了几分,欢喜的道谢:“多谢皇兄!”
她也不算完全撒谎,有了萧景辰,她便是如虎添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