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一晃,又是月许,一则惊人的消息,席卷了大夏南方,甚至有席卷全大夏的意思。
有隐世大儒重新动笔,于一书斋中发文,据说其中蕴含大儒真意,有缘之人有可能从中领悟出惊天大法。
本来这样的消息,不可能有多少人信的,但是随后的书斋推出了一本叫《坊间笑谈》的奇怪册子,首页就堂而皇之的用大儒真名,发表了几篇故事和几段诗词文章。
这下不少读书人,甚至许多修士都坐不住了。这种东西,没有点真东西,可没人敢弄出来的,大儒的名字,可不能随便拿出来忽悠,那是要出大事情的。
且不说这谣传的真假,就是这书斋背后的老板,能认识足足两位隐世大儒这个信息,就值得无数人推敲了。
在这样的环境下,‘茶米油盐’开始走出湖州,发散向南方各地。当然,不是所有的地方都是张布衣派人去建设的,不少是老书铺,用类似加盟的方法,重新挂牌的。
张布衣则在这样的环境下,宛若隐居起来了一般,一边弄着书铺,一边教着娃。让不少关注他的目光,不明所以。
似乎,张布衣真就是一时兴起,搞了个书铺出来,写写故事,玩玩而已。
······
这日深夜,庐州城,一个茶米油盐书铺中,来了一位不速之客,或者说一条。
一条婴儿手臂粗,一米长,浑身雪白的白蛇,趁着夜色,钻入了无人的书铺中。
它灵动的双眼,闪烁着好奇的目光,看其眼神,似乎并不比人的智慧低多少。
它来到书铺,没有看其它的东西,对直的来到书架,蛇尾如手般,翻找出了一本小册子,期待而忐忑的翻了开来,看其样子,居然还识字。
它目的性极强的翻了片刻,找到了其中关于蒲松龄大儒的故事话本,仔细研读良久,毫无感觉的它,似乎有些气馁。
原本神采奕奕的蛇头,也软塌了下来,有气无力的趴在了地上,尾巴有一下,没一下的继续翻着。
突然,它动作一顿,看向了一篇特别的故事。
《民间传说新编:白蛇传》
大概是其中的标题,吸引了它,它来了一点精神,认真的看了起来。
“相传前朝大陈初年,钱塘江有一灵蛇······”
随着它的阅读,它的气息居然出现了不可知的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