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他真的老了。
像那些言官谏臣们说的那样,该寻个合适的时候,退位让贤了。
但……就算是退位让贤,那贤,也绝不是那些人嘴里的翎釴,那个不忠,不孝,不仁,不义,又结党营私,罔顾大明朝江山社稷的混账!
这是他的坚持。
如果,他还能够坚持的话。
他希望,可以把大明国的江山,交给现如今,站在他眼前的这个,有文韬,有武略,唯一美中不足……就不是嫡子的庶长子,翎钧。
一行三十几人,连宫女,加太监,还有十几个神机营的侍卫,跟着隆庆皇帝到了御书房之后,就各自散开,各司其职去了。
翎钧跟着隆庆皇帝进了御书房里之后,就低垂下头,一言不发的等他先张口起来。
“刚才在朝堂上面,那些文臣武将们,劝朕退位让贤。”
隆庆皇帝在椅子上坐了半天,许久,才慢慢的吐了一口气出来,缓缓抬头,看向了站在书案之前,自始至终一言不发的,等着他先开口说话的翎钧,“钧儿,此事,你怎么个看法儿?”
“儿臣以为,那些目无尊长,不忠不义的佞臣,都该满门抄斩。”
翎钧本以为,他已经把事情想得足够坏,却不料,刚才,隆庆皇帝在朝堂之上经历的,竟是一众文臣武将这样不像话的“劝告”,“食君之禄,却不为君分忧,还伙同奸佞,图谋玺印之权,这样的臣子,留他们性命何用!”
“朕也觉得他们该死,可是,现在的朕,却拿他们半点儿法子都没有。”
听完翎钧的话,隆庆皇帝又长长的叹了口气,伸手,冲着他招了招,示意他到自己的近前里来,“朕可真是后悔啊……后悔当时,朕不该把兵权都外放出去,后悔不该……相信那些曾有功于朕,扶持朕登上了皇位的人……不然,也不至于今日……钧儿,你听父皇一句,将来……待你继承了皇位之后,一定,千万,绝对要不惜一切代价的把兵权都拿回手里来,除了你自己,谁都不要相信……明白么?”
“父皇正当壮年,大明朝的社稷,也正鼎盛,现在说继承事宜,未免太早了些。”
翎钧知道,今天发生的事,让隆庆皇帝受了很大的刺激,但即便是这样,隆庆皇帝,也依然是现如今,大明朝的皇帝,伴君如伴虎,尤其……这虎,还是正处于受伤,想要自保的时候,一个不当心,就有可能会咬向任何一个人的时候,“儿臣以为,父皇不该受那些佞臣们的蛊惑撺掇,就这么置大明江山于不顾,父皇乃是真龙天子,大明朝百姓心目中,能给他们庇佑的人,这一点,是那些贼子们,永远都无法企及的。”
翎钧的话,恰如其分的给隆庆皇帝提了个醒儿,他稍稍沉默了一下,抬头,眉头紧拧的看向了已经听命走来了他面前的翎钧,许久,才缓缓的吐了一口气出来,跟他说起了话来,“钧儿,你这么大清早儿的赶来皇宫见朕,是不是在外边,听到了什么风声?”
“昨夜,儿臣闲来收整书房,突然翻出了一张大明堪舆图,过目一看,顿觉心惊不已,本想连夜进宫面见父皇,又恐耽误了父皇歇息。”
翎钧先是轻轻的摇了摇头,然后,又慢慢的点了点头,伸手,从自己的衣袖里,摸出了一张羊皮纸,呈给了隆庆皇帝面前,“儿臣发现,东北大营和江南大营,与燕京正呈掎角之势,而这两处大营,又都是翎釴背后势力……今日,大臣们又跟父皇……那种态度,会不会是……”
“没什么不可能,那没良心的玩意儿,什么不要脸的事儿做不出来!”
隆庆皇帝一把接过翎钧手里的羊皮卷轴,随手就丢在了一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