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京城的百姓,也渐渐换上了秋天的衣服。
这一切都在告诉众人,秋天已经到了!
“听说了吗,这次会试是东宫二殿下特地求了陛下,这才恩准的……”
“是啊,还是二殿下对咱们读书人好啊,要不然这次可没机会……”
“二殿下能够体会咱们读书人的苦啊……”
“还真是要感谢二殿下……”
在贡院门前,一个个考试的举子一边排队等待搜身,一边纷纷议论。
说话里面满了对朱允炆的感激。
毕竟去年才经过科举考试,而且有“才能”的人都已经考中了进士,今年加科,这些去年落榜的有很大的机会呀!
如此一来,怎么不让读书人欢喜雀跃呢。
明朝会试考试的场所叫贡院,贡院里有上万间房间,不过都是单间,。
这种单间叫号房,长五尺,宽四尺,高八尺。
考生进去前要先搜身,只能带书具、灯具进去,每人发给三支蜡烛,进去后,号门马上关闭上锁,考生就在里面答题,晚上也在里面休息。
但是由于房间太小,考生只能蜷缩着睡觉,那滋味儿当真是要多难受有多难受。
所有的考生们也就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完成的答卷。
通过会试的精英们面对的最后一道考验就是殿试,主要有策问、传胪、赐宴、谢恩、行释菜礼、立题名碑等。
在这场考试中,考生将面对皇帝陛下,考试方式也是由皇帝提问、考生回答,内容主要是策问。
考试过程中,考生们只能战战兢兢地答完问题,然后退出等待自己的命运。
皇帝及大臣根据考生的表现,会划分档次,共有三甲。
一甲只有三个人,叫进士及第,分别是状元、榜眼、探花,这是为众人熟知的。
二甲有若干人,叫赐进士出身,三甲也有若干人,叫赐同进士出身,人数都不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