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藩王

作者:我要做皇帝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他们来到京城,只不过是参加自己太孙的册封大典。

其实这就像后世的娶妻成亲,先把结婚证给领了,那么双方在法律上已经是合法夫妻,事实已经确定了。

接下来置办酒席举行仪式,不过就是走个过程而已。

所以朱允熥一点都不担心自己太孙之位出现变故。

况且朱元璋也不是一个刻变时翻之人。

朱元璋又说道:“咱已经令人诛杀了吕氏九族,尸体焚烧,头颅砍下来让人拿着去京城周边给百姓查看,告诉他们是有恶人散布流言,所以你就放心吧,这些流言蜚语很快就会平息的。”

“多谢皇爷爷……这也是孙儿做的不够好啊。”朱允熥叹息说道。

朱元璋安慰说道:“不要多想了,对这种阴谋诡计你不必放在心上。”

朱允熥点点头,思索了一下说道:“皇爷爷,您马上就要六十六岁了,孙儿知道您从不过寿命,是害怕上行下效,可这也是人生一件大事,不如就让孙儿为您举办祝寿如何?”

对于生日礼俗最早的记载也是在魏晋时期。

据《颜氏家训·风操篇》中记载:江南风俗,儿生一期,为制新衣,盥浴装饰,男则用弓矢纸笔,女则刀尺缄缕,并加饮食之物……自兹已后,二亲若在,每至此日,尝有酒食之事耳。

可见在当时的江南地区,就有类似于生辰庆祝的风俗,到了约定的日子,就要小孩做新衣服。

之后父母如果健在,每到这一天就要以吃喝的方式来庆祝。

在南北朝后期,民间百姓们庆贺生日才渐成习俗。

南朝梁元帝少时,每以诞载之辰,辄设斋讲。

明代学者顺炎武考察认为:“生日之礼,古人所无,至齐、梁之间,乃行此札。”

朱允熥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在民间的习俗里面,六十六是人生的一个重要的关口。

就像七十三和八十四,是很多老人容易取士的年纪。

俗语云:“年过六十六,阎王要吃肉”,作六十六大寿时,女儿要买猪肉回来祝寿,只要寿星吃过猪肉就不要紧。

而且六在中国是个吉利的字,人们都希望六六大顺。

古人以亲疏为差等,称为五服,如五服之内,再加一就成为六亲。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