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不得殿下如此夸赞,民妇受恩于朝廷,一日不敢忘却。”
奢香夫人又禀报了很多项贵州的事务,有的一略而过,有的说的比较仔细。
朱允熥明白,她这是想要把贵州的局势,和风土人情介绍给自己,好让自己更多的了解。
这是臣子表达忠心的方式。
朱允熥也乐得倾听,不时的还会提出一些问题,奢香也会一一解答。
朱允熥也问道:“夫人,你说现在文人学士不够,不能教导族人,对此你有何想法?”
奢香夫人行了一礼说道:“殿下,这也正是民妇为难的地方,贵州山地太多,土地贫瘠,商业也不发达,吸引不了文人学士前去,
若是开出的束脩太多,……我们也负担不起,民妇都胆,想请殿下做主。”
奢香夫人不仅对彝族文字的使用与传播进行了有效的改革。
同时奢香夫人在贵州宣慰使司地置儒学,设教授。因为她认为:“汉家孔孟文化,能修德润身,进而化育天下,布泽万民。”
为了学习和引进汉族文化,使彝汉文化得以交流,她还带头遣子弟到京师入太学。
现在奢香夫人说的,就是教授儒家学说的人不够!
朱允熥想了一下说道:“夫人有心弘扬汉字,弘扬儒家经典,孤王是十分支持的,这样吧,随后我派人过去协助夫人,夫人以为如何?”
麝香夫人惊喜地说道:“多谢殿下!若是有足够的先生,民妇就可以再开两所汉学了!”
朱允熥也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别看现在西南各部都归顺朝廷,其实很多人都不懂得汉话,能说的很少,会写的更是寥寥无几!
普及同一种语言和文字,这是教化之功,也有助于增强各族百姓之间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有时候西南部族发生叛乱,除了其他原因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百姓并没有真正的融合到一起。
如果真正的是一家人,很多流血牺牲,很多不公待遇,就可以迎刃而解了!
借着开设汉话学堂,就能够促进这个进程!
这是利国利民,功在千秋的的好事!朱允熥当然会全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