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7章 朱允熥的野望

作者:我要做皇帝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即便是大奸大恶之事,如果皇帝感觉证据不足,也会杀言官。

如果是普通百姓想要揭发藩王的行为,更是要先杀揭发者,而后流放其家人。

所以弹劾皇亲国戚,是需要付出代价的!

根据《明仁宗实录》记载,原山西按察使陈谔曾因故丢官,仁宗朱高炽继位后大赦天下,理应重新起复陈谔,但只因他曾在担任湖广按察使任时,指责过楚王,仁宗就认为陈谔乃是小人,于是将其进一步贬为海盐知县。

他儿子朱瞻基也干过这事,根据《明宣宗实录》,山西道监察御史梁轸曾在上疏奏告王府违礼之事,结果小猪就效法他老子,以“不遵祖训“为由贬他为云南元谋县典史。

现在蹇义把皇祖训拿出来,谁还敢弹劾?谁还敢议论?

做官都不容易,谁愿意为了无谓的抗争而丢官去职。

蹇义再次说道:“《皇祖训》还有有言,皇亲国戚有犯,在嗣君自决,除谋逆不赦外,其余所犯,轻者与在京诸亲会议,重者与在外诸王及在京诸亲会议,皆取自上裁!”

“在《大明律》中,“八议”的第一条就是“议亲”,“谓皇家袒免以上亲,及太皇太后、皇太后后缌麻以上亲,皇后小功以上亲,皇太子妃大功以上亲”。

“凡八议者犯罪,实封奏闻取旨,不许擅自勾问。若奉旨推问者,开具所犯及应议之状,先奏请议。议定奏闻,取自上裁。”

蹇义身为通政司的主事,在皇帝身边帮忙处理政务,也供陛下垂询。

在各方各面,无论是军政民生,还是律法规制,都得一清二楚,否则陛下问起来自己答不上来,那不是失职吗!

况且朱允熥昨天就已经告诉他让他参加今天的朝会,皇帝的心思就差没有明说了,他又怎么会不知道呢!

所以即便是很清楚话该怎么说,可他还是把那两部书从新找出来……

一字不错,头头是道,才更具说服力!

所以蹇义说罢之后,看着文武百官道:“诸位大人,无论是《明皇祖训》还是《大明律》,如何审断皇亲国戚,为在陛下一人而已!

若非陛下下旨特许,任何人以及各部衙门都无权处置,亦无权过问!”

“盼望各位同僚牢记!慎之又慎!否则违背了皇祖训和大明律,不忠不孝,该受责罚的,就指不定是谁了!”

随着蹇义的话说完,本案在欧阳伦的这个问题上也等于画上了句号。

谁都知道,皇家的颜面高于一切!

况且又写进了大明律和皇祖训,这就等于将这件事合法化,谁要是还敢说什么,那就是挑战皇家威仪!挑战律法的森严!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