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伦必死无疑!”
朱棣的眉毛皱的更深了,“不管怎么说欧阳伦都是皇亲国戚,难道还真能要了他的命?”
“欧阳伦不死,那些皇亲国戚和勋贵公候,也必将人人效法,开起私铸之风!殿下,银币算上六厘六分的白银,和配上的那点儿铜和白金,
就算是加上人工火耗,一枚银币也不过价值七钱而已,而币值却是价值一两……所以单单是铸币就能得三成厚利!
若是私铸嘛,白银里面的白银减半甚至更多都无不可,殿下,那可就是两倍的利益了……天下间还有什么生意比私铸银币更赚钱?”
“真要到了那个时候,那些豪门大户,富甲一方的豪绅大族,还有谁会把手白银乖乖交给朝廷兑换?”
朱棣叹了一口气,道:“陛下铸造大明银币本是一件好事,可若是私铸之风盛行,那必将是一场灾难,普通百姓又将如何自保……”
姚广孝继续说道:“所以殿下,哪怕是为了敲山震虎,为了杀鸡儆猴,让别人畏惧而不敢私铸,欧阳伦也必须死!否则有人私铸,就难以收场了!”
朱棣点了点头,“如此看来那欧阳伦确实该死!只可惜安庆公主,唉,……那大师的意思是他会不经过宗人府,不经过宗亲的决议就下令杀人?”
《剑来》
姚广孝点了点头道,“如果交给宗亲,那宗亲会怎么办?”
朱棣很想说会提议把他杀了,但一想到宗亲和皇帝的立场不同,利益在这个时候也不同,所以自然没有把握
踌躇了一下,只好说道:“恐怕宗亲的意思也是小惩大诫,板子是不会打那么重的……”
“殿下说的没错,所以皇帝是不会交给宗人府的,那样不合乎他的心意,之中也会得罪一些宗亲,实在没必要多此一举。”
朱棣摇了摇头,又端着茶杯喝了一口,若有所思的说道:“这倒是合乎我那侄儿的脾气个性,我们这些宗亲……他是不会让我们插手的。”
“殿下,京中传来的消息……”
此时朱能走进书房,将一封书信交给了朱棣。
朱棣打开观看,不由得苦笑道:“父皇对他的皇孙,还真是关爱有加体贴入微呀……”
朱能好奇的问道:“殿下怎么了?发生了何事?”
朱棣将手中的信筏递给朱能道:“给大师看看吧……”
朱能接过来书信,眼睛一边往书信上飘,一边递给姚广孝,随后又凑近他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