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知道这样,自己何必趟这趟浑水呀!
不管藩王有没有罪,都不是自己所能招惹的,代王若是被定罪受责罚,肯定会记恨自己!
唉,孤臣不好做啊……
“你不愿意说,那朕也不逼你,反正案子是你查的人是你抓的,已经到这个份上了想跑也跑不了!”
朱允熥轻松自在道,“把这件案子交给锦衣卫和刑部共同审理,你去和刑部尚书杨靖说去吧!”
“呃,是,微臣遵命!”
朱允熥笑着摇了摇头,尽管自己很希望每个朝臣都成为正直无畏之臣,人人都说笔架山海刚峰,可毕竟也要有个过程嘛。
铁铉在自己身边屡次得罪人,得罪的还都是皇亲国戚,朝中大臣,也不能把他逼得太狠,松弛有度才好嘛。
“陛下,蜀王来信,请陛下过目。”王忠将一封书信拿来,递到他面前。
朱允熥拆开一看,见蜀王朱椿先是诉说亲情,祝福自己的话,接着就提到了汉中教授方孝孺对于朝廷对所印刷之书籍要经过审计的事有所不满,
就再朱椿面前说了一些话,并且还说要尚书朝廷,请求大明此政。
朱允熥明白按照方孝孺的个性,肯定言辞比较激烈,不会像朱椿所说的只是“所虑不妥帖”,要不然他也不会专程写信给自己避嫌。
“唉,朕的这位王叔啊,倒是谨慎小心的很!”
朱允熥从小和朱椿关系就不错,以前时常跟着他后面玩耍,对于他的谨慎自然知道。
不过他能够把话讲明,没有隐瞒,没有包庇方孝孺,这是一件好事,总比遮遮掩掩要好。
“有方孝孺上奏的奏章吗?找出来,让朕看看!”
王忠立即在奏章堆里找了起来,过一会儿就找到了,陪着笑容道,“陛下,找到了,是方孝孺所写的。”
朱允熥接过来打开观看,果然里面所写的还是那一套腐儒的做法,觉得朝廷这么说有些因小失大,会限制文化之传播云云。
对于他所说的话,朱允熥哪里会放在心上,如果人人都能够肆无忌惮的发表自己的想法,能够著书立传,那还不乱了套!
指不定什么歪门邪道、蛊惑人心之言就出来了!
大明建立书籍的审查制度,只有好处没有坏处,这点是毋庸置疑的,并且该说的话自己已经通过邸报诏告天下了,又何必搭理这个腐儒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