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生的情况却不同,太皇太后与康熙感情急转直下,几乎称得上反目成仇,偏偏后宫之中有分量的妃嫔没有一个是出身蒙古,作为硕果仅存的科尔沁出身的皇太后,孝惠自然不可能再拥有万事不萦于心的淡定,作为孝庄与康熙之间最初冲突的导火索,作为满洲大族势力代表的宜敏,如今与孝惠已经不可能再和睦共处了,只不过宜敏没有想到孝惠的出手会那样地突然狠辣罢了,真的只差一点就能让她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往而不来非礼也,宜敏可不是只挨打不还手的人,尤其孝惠无论威望还是地位,比起孝庄差的不是一星半点,尤其孝惠并非康熙生母这一点更是她的致命伤,若是她安分守己,康熙自然乐意做一个孝子给天下人看,但是她偏偏不得不动,否则孝庄和她这两位太后一旦去了,科尔沁在大清后宫将再无半点话语权,在蒙古的超然地位也将不复存在,她们一生为之做出的牺牲奉献将付之东流,这让孝惠如何能够忍受
这次木兰秋狝所谓何来明眼人都心知肚明,更是孝惠提高自身威望的大好机会,所以她必然会全力以赴,不但要为康熙安抚好蒙古各部,而且肯定会趁机让科尔沁提出条件,借此让科尔沁女人再入后宫,而这个女人作为安抚蒙古的筹码,在康熙平定台湾,兵临蒙古之前都将成为后宫一个特殊的存在。
可以说若是让这样一个女人入了宫,那么孝惠就等于占据了上风,只因康熙不得不对这个女人做出宠爱的姿态,位份也要够高才能安抚蒙古,而宜敏若顾全大局就决不能去动她,这无疑陷宜敏于被动,她岂能让这等算计轻易得逞如今她就是要在康熙心里种下一根刺,让他觉得孝惠此次出行蒙古的目的不是为了他,而是为了替科尔沁牟利,是站在蒙古的立场上对他施压,只要康熙对孝惠的所作所为心怀警惕,那么宜敏就立于不败之地,何况蒙古还不到科尔沁一手遮天的程度,她这次不跟着去就是为了撇清干系,正好给两个儿子一个真正历练的机会
“皇上,刚刚是妾身无理取闹了,妾身也不知道是怎么了,总觉得心中不安,皇上此去定要小心保重自己。”宜敏抚着康熙的胸膛,眉头微蹙不无担忧地叮嘱道。
康熙伸手抚平宜敏的眉间:“敏儿放心,此次木兰秋狝朕早在多年前就已经考虑好了,本打算平定三藩之后就去,如今多准备了一年,已经是万事俱备,只是”康熙犹豫了一下,才开口道,“朕这次打算带上承瑞和赛音察浑一起去,敏儿觉得如何”康熙小心翼翼地看着宜敏的脸色,生怕爱子如命的她会当场发飙。
按理说木兰秋狝只要康熙定下名额,谁不是高高兴兴地随行,根本不需要跟别人商量,但是康熙不可能独自出行吧这后宫随行伺候的嫔御和宫人,到达木兰后对蒙古各部及其女眷的赏赐等等,桩桩件件都需要宜敏经手,若是惹得宜敏发怒,他到时候真的要焦头烂额了他可不想将这种事完全交给皇太后,毕竟太后出身科尔沁,肯定无法对蒙古各部一碗水端平,别到时候除了科尔沁,将蒙古各个盟部都得罪遍了才好。
其实若是宜敏能去,康熙肯定会带上宜敏,到时候蒙古诸王福晋、命妇等人的应酬自然不需要他操心了,偏偏女儿如今不过一岁大,经不得长途跋涉的劳苦,交给别人他和宜敏都不放心,只能留下宜敏坐镇后宫,免得太皇太后和太妃们闹出什么幺蛾子,至于皇太后这里,只能他自己小心留意这位的动向了。
宜敏伸手轻怕已经在她怀里睡得小脸通红的阿鲁玳,对康熙那副小心翼翼的模样翻了个白眼:“难道妾身在皇上心里就是这般不识大体的人吗妾身自然知道皇上是为了孩子好,只是此行从京城到木兰路途遥远,孩子们还小,妾身又不在身边,哪里放心得下”
难得康熙主动开口要带上两个儿子,她可是求之不得,倒是省了她多费一番功夫,当然若说不担心承瑞和赛音察浑那是不可能的,毕竟蒙古那摊子事有多深连她都不清楚,皇太后会不会趁她不在出手算计两个儿子也未可知,但是她相信康熙会护着两个儿子,只要他有心就没人能在他眼皮子底下伤了两个儿子。
康熙揽着她的肩安慰道:“朕知道你在担心什么,但是雏鹰总要学会自己飞翔,孩子大了就该多经历磨练才能成长,咱们的儿子那般出色,朕希望他们能早日独当一面,这次带上他们只是让他们长长见识,朕会将他们放在身边亲自看着,你就放心吧”康熙对这两个自己亲手教养出来的儿子寄望甚深,自然不会将他们置于险境,考虑到收复台湾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将来平定蒙古指不定还要靠儿子,自然要借这次机会让儿子们对蒙古各部有一个直观的认识才行。
宜敏将怀里睡熟的女儿交给一旁的奶嬷嬷抱下去,转头看着康熙轻叹了口气:“孩子们固然聪慧,但是从小就没离开过皇宫,一下子到了蒙古难保会不适应,您看是不是要多带些太医随行”只有地狱跟着一起去,她才能真正放心,这样就算发生什么意外,至少能保证两个孩子性命无忧,加上一路上有碧水带着暗部的人伺候保护,若是有事她也能第一时间知晓,倒也不怕孩子们被算计了去。
康熙一听深觉有理,水土不服可是件要人命的事,顿时连连点头:“敏儿说的是,就带左右院判随行吧对了,顺便把钟粹宫膳房的奴才带上几个,到时候承瑞他们的膳食就由他们负责,免得孩子们吃不惯蒙古的食物。”这些年吃惯了钟粹宫层出不穷的美味,他和儿子们的胃口都被养刁了,哪里能适应草原上那膻味极重牛羊肉呢
宜敏轻轻点头,就算康熙不说她也会这么做,至少在膳食上不用担心被动手脚,想了想,宜敏又问:“皇上这次准备带哪些宫妃随行”既然她这个皇贵妃不能跟着去,那么一妃六嫔至少要带上几个撑场面,否则谁来接待哪些蒙古贵妇、格格总不能人人都叫皇太后亲自接待吧
康熙不以为意地摆摆手:“这些敏儿看着办就是了。”反正带谁不是带,他也没指望这些女人能有多大用处,只要不给他丢脸就是了,后宫素来由宜敏执掌,他不想越俎代庖动摇宜敏的权威,反正他相信宜敏会将一切安排妥当。
宜敏眼带笑意地睨了康熙一眼,慢条斯理地掰着手指算道:“佟妃好歹是妾身之下地位最高的,带上她也能帮着伺候皇太后,六嫔中成嫔出身大家,性子活泼开朗,想来跟蒙古的姑奶奶们合得来,不妨也带上,本来淑嫔来自盛京倒是个好人选,可惜生小阿哥的时候伤了身子,到现在也没见大好,倒是不好轻动。”
康熙微微颌首,对这两个人选还是满意的,尤其这两位没有真正参与当初的那场阴谋,甚至还被顺手陷害了一把,至于僖嫔是个病秧子,端嫔是个上不得台面的,惠嫔和温嫔这两个心思恶毒的康熙压根就不想见到,更遑论带上她们随行,于是高位妃嫔就只有佟妃和成嫔可选了。
“皇上可别忘了,大格格过年可就十四岁了,是时候相看人家了,底下的几位格格也陆续大了,这次蒙古各部青年才俊齐聚,倒是个好机会,皇上不妨多留意一二,张贵人和布贵人终究是几位格格的生母,此次出行不妨带上她们。”
宜敏对着康熙轻轻提了一下,到是让康熙想起了自己有个即将成年的女儿已经可以相看人家了,不由得对宜敏的细心极为赞赏,满意地点头同意了这个提议,张氏是大格格的生母,底下还有一个四格格,带上她算是给两个格格一份体面,而五格格与四格格同岁,带上了张氏自然不能落下布贵人兆佳氏,剩下的几个格格虽然年纪还小,但是可以先定亲嘛
康熙已经开始噼里啪啦地在心里拨拉着可以联姻的部落,原来没想到嫁女这一茬,如今被宜敏一提,他才想起来还有和亲这一大利器,不一定非要靠皇太后来拉近满蒙之间的情谊,他直接把女儿嫁过去岂不是更好或许他应该在宗室里多挑出几个宗女一起抚蒙,大部落需要拉拢,小部落也不能放弃,只要这些和亲的格格和宗女能在蒙古站住脚,那他就不必再如此束手束脚了。
“敏儿得空不妨多多召见宗室福晋,朕此次会恩准随行的宗室带上福晋随行”康熙思考了一会突然对宜敏说出这样一番话,宜敏微微一愕,很开就反应过来康熙的用意,笑着点了点头,没想到康熙比她想象的还要迫切,毕竟如今在蒙古的那几位老公主撑不了多少年了,尤其孝庄的三个女儿已去其二,仅存的固伦淑慧公主阿图是孝庄如今唯一的指望了,现任的巴林郡王是阿图亲子,也是看在这份上,孝庄才能在慈宁宫安养这么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