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这一行人在林里里左拐又拐,约莫走了七八里路,翻过两条山沟,便见着有些人烟迹象。
又走爬山二三里,便见半山腰上一方寨子,皆是吊脚楼的样式,长宽约莫数里,寨门前有人出入。
这些人皆是蛮夷打扮,大多身裹首皮,麻布遮体,在寨里或打磨骨器,石头,或针织麻布,倒也十分悠然。
这些寨里人见阿箐回来,皆是围上来询问,阿箐随意含糊几句,便让人去找寨里的族长。
少顷,一个头戴牙环的雄壮汉子走出人群,慈爱的摸了摸阿箐脑袋。
听阿箐讲了事情经过之后,打量刘樵一阵,满含敬意的说了几句。
阿箐解释道:“这是…族长…”
随即众人引着刘樵进了寨中,到一间略微宽广的房间坐下,奉上了一些肉脯,野果之类,余下人皆退避在外。
等了盏茶时间,刘樵略有所感,抬头望去,阿箐领着个穿花布,彩衣,头缠黑巾的干瘦老头走来。
这老者步履蹒跚,但眼中略有神气,刘樵法眼一观,即知此老是道术中人,但应该并未修成法力,与姜尚差不多。
想来这彩衣老叟,便是阿箐说的巫老了。
刘樵站起身拱手道:“贫道金室山烟霞洞炼气士刘樵,见过道友…”
那彩衣老者打量刘樵两眼,亦连忙恭敬施礼道:“不敢称道友,巫溪拜见仙人。”
终于有个能流畅对话的了,真不容易呀。
二人安坐之后,巫溪感激道:“多谢仙人出手,救下顽徒…”
原来阿箐是这巫师的徒弟,怪不得也会说些中原话。
刘樵摆手道:“顺手而为,不足挂齿。”
又问道:“贫道听闻南疆有溪、蛮、苗等,不知你们是…”
“哦…我们是苗,这厢方圆千里,四十二寨,皆是苗人。”巫溪答道。
“四十二寨?”
巫溪笑道:“不错,凡部众三千,壮丁一千二百,便为一寨,共有十万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