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笔还快。
这是考卷,就得这么两张纸,一不小心,就可能沾墨了,污了。
但他却没有,动作行云流水一般流畅。
他长得又俊美,清卓华丽,往那里一坐,便是肃肃似青松,皎皎如朗月,风姿独秀,好像在场所有人都成了他的背景一般。
光看着他提笔写字,便让人觉得是一种视觉享受,让人侧目。
待他写完,便轻轻叹出一口气,刚搁下笔,外头“铛”地一声罗鼓响起。
站在台阶龙椅傍的蔡结上前一步,清喊一声:“殿试结束!”
小太监走下去,把众考生的考卷一一收上来,然后呈到龙案上。
正宣帝拿起考卷,一张张地翻阅,一时点头,一时双眼一亮。中间看到褚云攀,便是双眼一亮,只觉其从破题到对策,俱是针砭时弊,一针见血。
最令人惊讶的是,他一气呵成的卷子,言词之间毫无生涩阻滞,如同行云流水一般。不能说他的语句或是辞藻有多华丽,反而,他行文简洁,却让人有一种流畅通达四理之感。让人看着似是一种享受一般。
这种流畅与转承起合,别说毫不停顿地书写两页难以做到,便是认真思考,细细斟酌也难以做到。
正宣帝惊讶于他的治世才华,更惊奇于他的过人天赋。
立刻就圈下了他。
最后点出了前三甲。褚云攀、陈之恒和赵凡须。
正宣帝看着下面的人,笑着说了一句:“这一届的一甲,真是年轻啊!”
往届出现一个年轻的一甲都难,这次一次是两个!褚云攀十八,陈之恒二十三,赵凡须四十六。他们大齐真是人才济济!
然后正宣帝又在状元、榜眼和探花之间犹豫了。一般殿试三甲,个个都是才华出众,难分彼此。帝皇会点最年轻俊美那个为探花郎。
但褚云攀比两人都出色,才华太明显,陈之恒也是二十多岁的俊小伙,如果这样以容貌和年纪来点,那就太委屈褚云攀了。
于是按实力,点了褚云攀为状元及等,榜眼赵凡须,陈之恒为探花郎。
接着又点了二甲和三甲,决定好名次,就让一甲去更衣游街。
金玉楼里,吴爷的小厮把殿度的过程说了出来,把众人都惊了一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