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钦差大人在桌案后坐下,徐娘子规规矩矩地跪下,将状子高高举起:“请钦差大人为民妇做主。”
老知县接过状子,交给卓云帆,然后就在一边做笔录。
“你有何冤情,慢慢道来。”
徐娘子,本名徐婉儿,是江宁府安阳县一个小镇里一个小小教书匠的女儿。
教书匠妻子早逝,膝下只此一女,如珍似宝地养到十八岁,和隔壁赵木匠之子赵贤成亲。
赵贤的名字,还是教书匠起的。
赵家平日里对教书匠多有帮衬,两个孩子也是青梅竹马,两小无猜。
两年后,徐婉儿生下白白胖胖的儿子,小日子过得其乐融融。
教书匠的门生上门道贺,唯独缺了学问最好的那一个。
四处打听后才知道,书生去易水边的镇子上走亲戚,遇上洪水,为了救一个小孩子,被洪水冲走了。
最得意的门生遭此不幸,教书匠心里郁郁寡欢,一病不起。
恰逢此时,县里贴出告示,招人去修大堤。
为了让岳父心中稍有安慰,赵贤报名去修堤了。
只是这一去,就再也没有回来。
直到大堤修成之后,县令带着一个陌生人来到赵家,给了二十两银子,说赵贤在修堤时出了事故,死了。
人,就埋在了大堤旁。
县里派了马车,拉着一家五口去了大堤,扫了墓,祭了酒。
事情若是到了这里就结束了,徐婉儿也便认了。
回到家中,一家人总不放心让赵贤一个人孤零零地留在异地他乡,便想着找个黄道吉日,给赵贤迁坟。
迁坟那日,偏巧小婴儿生了病,徐婉儿留在家中照顾父亲和孩子。
赵家老两口赶了马车,去接赵贤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