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儿子也在县里上学,多年修习总算谋得了一个秀才公的身份,倒也算是懂点儿东西。”
虽然口中说着这样谦虚的话。
但是当孙二爷说到秀才的时候,脸上也是不自觉的露出了一丝的骄傲。
这就是咱儿子。
一个普通的平民家庭能够培养出一个秀才,这是多么大的荣耀啊。
哪怕是见到了县里的大老爷也不用跪,这可比他们这些泥腿子强多了。
听到孙二爷的介绍,卫易也是面带善意的笑了笑:
“令郎果真是仪表堂堂。”
“两个人站在这里,那真是郎才女貌,怎么看怎么般配。”
“看的贫道都羡慕了。”
卫易也明白孙二爷的想法。
或者说,他明白这些有自尊,积极向上的人民的想法。
如果孙二爷儿子没什么本事的话,他必然不好意思跟卫易介绍他的儿子。
因为两人不是一个阶层。
但是,他儿子是秀才比他的地位高一层,算是跟卫易差距不大,这样他才能够骄傲的把自己儿子的名字念出来。
这就是一个老父亲的心理。
听到了卫易的夸奖,孙二爷那是笑的嘴都合不拢了:
“哈哈哈哈……那有道长夸的那么好。”
“这不成器的孩子还得努力。”
“对了道长,今天您就不要走了,正好也尝尝我老伴儿特地包的水饺。”
“咱们两个也喝一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