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便携式收音机

作者:你为什么忧伤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上个学期,他稳稳地年纪第一名,陈灿已经有打算,明年去学校和校长说一声,让光明跳级,和同龄人一起上学。

至于他那电器维修副业,现在名气早已经打开了,根本不愁生意。

之前是肖国庆跑业务,每天忙得脚不沾地,现在曹德宝和孙赶超也加入进来,这个小团体,现在基本已经成型。

陈灿也跟几人突击培训了一番,三人年龄其实都不是很大,二十四五岁的年纪,这个年纪学东西,其实也不是很难。

但是有些人,天生就是干苦力的命,比如肖国庆和孙赶超。

这两人头脑简单,就一根筋,一个简单的收音机,陈灿教了他们半个月,他们硬是搞不明白运行原理。

好在曹德宝这家伙,虽然只有一点小聪明,但是天赋的确比两人强多了。

曹德宝到学得有模有样,半个月的突击培训,现在对一些简单收音机维修,到也得心应手。

于是一些简单的维修活计,陈灿全交给了曹德宝,有些难度的,就自己上手。

至于肖国庆和孙赶两人,也就只能打打杂,干些跑腿的活计。

三人每个月,陈灿给每人保底工资五十,至于其他吃吃喝喝的,陈灿也没细算。

这个工资,比他们在酱油厂的工资,肯定高多了,何况这还只是副业,他们对自己现在的收入,自然满意。

酱油厂现在是,一月不如一个月了,仓库酱油堆积如山,效益是一月不如一月,曹德宝几人每天去上班,纯粹就是打酱油。

但是让他们放弃国营厂工人的身份,也是不可能的,这个年代的工人身份,还保留着那最后一点光环,但是让他们跳出那个圈子,很少人有那种勇气。

就连此时的陈灿,也没勇气跳出那个圈子,自己单干。

陈灿也懒得管,像酱油厂这种效益越来越差的工厂,吉春市没有一千也有八百。

陈灿原本打算搞一个电器维修培训班,最近因为很多人,因为工厂效益不好,以前认识的亲朋好友,都找到陈灿家里。

他们的目的很简单,无非让陈灿带带他们。

但是陈灿深思过后,最终还是选择继续苟,这电器维修的生意,也保持现状。

七七年这一年,可谓风雨飘摇,人心浮躁,自己可别撞枪口上了。

真要办啥事,再过一年半载再说。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