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表那玩意,国内又不是生产不出来。
咳咳!
好像现在还真生产不出来,但是陈灿可以呀!
当然,他需要设备和一些必要的支持!
别把国外的科技想得那么牛逼,至少在芯片这一块,这个年代的华夏,和欧美,差距远远低于后世。
港城六十年代才开始研究集成电路,湾岛那边,七十年代才开始研究,而我们国内,从五十年代就开始研究。
五七年,国家就提出向科学进军的口号,国内陆陆续续成立了数十家半导体研究所。
这些研究所的研究成果,在这个时代,并不落后欧美多少。
因为大家都才刚刚开始玩集成电路,大家都是刚从晶体管研究,到集成电路研究的过渡上。
真正让国内芯片行业落后的,大概是八九十年代,国内为了发展经济,开始全面向民生方面倾斜。
某些人建议,自己造还不如买,这样既便宜,还节省宝贵的资源。
结果……一步落后,步步落后!
其实说到底,还是大家没发现这其中的巨大经济价值。
对于国内的半导体研究所来说,他们研究的成果,主要服务军事和国防事业,所有拨款,全部靠国家。
而资本社会,一切都是为了利益,有了研究成功后,第一时间搞出产品推出市场,先赚得盆满钵满后,再用资金投入研究。
这个时候,如果别的国家想研究,你马上出来说。
“老乡,别研究了,我之前的研究成果,半卖半送给你,你还能省下一大笔钱,多买几个白馍馍吃不香吗?”
这种好事,让某些专家狂喜,连忙上书高层,表示这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
于是,渐渐被忽悠瘸了!
在科学翻天覆地的时代,三十年时间,足以建立属于自己的科技壁垒了,而且遥遥领先其他国家数代了。
就算将来,你醒悟过来,想重新自己研究,那艰辛程度,可想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