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必须深度研究集成电路,准备对电子表的芯片,进行反向研究和破解。
很多技术知识,系统虽然输入他脑海中了,但是要制造出实物,他还得一样一样去寻找制造它的工具和设备。
从电子管,到晶体管,再集成电路,最后到未来的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这一步一个脚印,自己还需要走很远的路。
此时在吉春市光字片区,一个五十出头的妇人,急忙忙跑到一家供销社目前,她来这里的目的,是借公用电话。
就在一个小时前,郑娟突然就肚子痛,接着就是羊水破了。
刚买菜回来的保姆陈阿姨,连忙喊周围邻居来帮忙,一起把郑娟送到医院。
医院里由李素华看着,家里还有俩孩子,陈阿姨不放心,连忙赶回家,路过一家供销社的时候,陈阿姨这才想起给宁江的陈灿打电话。
电话是打到宁江无线厂的,可告知陈灿现在去辽阳了,最后厂里也只能告诉陈阿姨,等周厂长一旦回来,会及时通知他。
这事也暂时只能如此了,陈阿姨放下电话,急忙忙赶回家给孩子做饭。
远在辽阳的陈灿,都已经把郑娟生产这事给忘了,主要忙得天昏地暗,时间如流水似的,真忘记时间了。
待他知道这事的时候,已经是二十天后了。
陈灿整整在辽阳的半导体研究所待了二十七天,这期间,几乎没出过研究所大门。
这二十七天,对于陈灿来说,很值得,他几乎参透了,关于这个时代半导体技术的一切。
从集成电路器件,分立器件,光电半导体,逻辑ic,模拟ic,储存器,陈灿一一进行深度研究和学习。
再整合脑海中的系统技术,陈灿此时心中,对这个时代的半导体有了深刻的了解。
相对于后世的技术,这个时代的半导体技术,如同还是刚出生的婴儿,但是谁还不是从婴儿慢慢成长的?
如果说华夏的半导体技术算是一个一岁的婴儿,那欧美的半导体技术,此时最多算一个三岁半的婴儿。
小日子的半导体技术,也是七十年代从老美引进的,所以说,同样是一个婴儿,最多比华夏大半岁。
同样是婴儿,他们此时已经开始进幼儿园小班了,而国内此时还在学牙牙语。
但是相对于这点差距,其实完全可以赶得上,最怕那些老外学完牙牙语,就把前面的路给堵了,走自己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
当然,这一个月内,陈灿也不是全部心思在学习上,他已经对宁江接下来的发展,做出了一系列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