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现在陈灿对小日子的磁带生产线,已经没之前那么感兴趣了。
国内的确没有那方面的技术,但是并不是不能造磁带,虽然技术有些老旧,陈灿完全可以在原先的基础上进行改造再创造。
当然,这些都需要时间和技术积累的,一时半会,也不是那么快搞定。
何况陈灿现在手头上的工作还有很多,集成电路的发展,这是一条无穷无尽的道路。
目前国际上的大规模集成电路,这上面的元件数量,很难突破到十万个这个数字,历史上是八零年才突破十万个元件这个数字。
而陈灿目前在研究的特大规模集成电路,它元件数量已经突破了五百万的数量,这是陈灿的核心技术,陈灿有信心在八零年前,完成突破一千万个的元件集成电路实验。
而突破一千万个的特大规模集成电路,在原先历史上,是在九三年才出现的。
集成电路的发展,会随着科技的进步,发展越来越迅速,未来的科技发展,各国之间的科技水平,会被迅速拉开,甚至连对方尾灯都看不到。
历史上是九三年,突破了一千万个的元件的特大规模集成电路,而突破一亿个的巨大规模集成电路,却只隔了短短一年,在九四年就出现了。
这说明,未来的科技水平,只会越来越快,华夏还想未来崛起,不受他国限制,所以必须在未来十年内完成赶超。
不然真等二三十年后才醒悟过来,想追赶,那实在难度太难了!
当然,磁带生产线宁江无线厂肯定会搞,马上进入八十年代了,磁带收录机的时代即将来临,这个快钱,宁江无线厂,是绝对不会错过。
陈灿要引进对方的磁带生产线,无非是逆向研究而已。
如果小日子的引进价格,真的便宜,到也不是一条更快捷的方式。
谈判的事,陈灿不管,国家层面上的谈判,不是几句话就能完成,所以陈灿并不急。
小日子的技术,还是有很多好东西的,而且小日子的技术,很多更适合华夏。
因为小日子资源匮乏,所以很多产品,都追求节省,所以技术必须达标,最杰出的代表就是汽车了。
相对于欧美的汽车,小日子的汽车,毛病更少,也更省油,如果能搞到对方的技术,肯定比欧美划得来。
陈灿当然不懂发动机技术,但是他懂芯片技术呀,更懂电子方面的技术,完全可以交换嘛!
华夏现在各行各业,基本都是百废待兴,真的急需各方面的技术支持。
单靠一个半导体行业,很难撑起一个国家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