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军在战场上殊死搏斗,不打到最后一人绝不放弃,哪怕是绿营兵,也知道此时不出工出力。
不管是清军还是扶桑军取胜,都不会再信任,绿营兵也加入战斗中。
两军血战一天一夜,扶桑军队抵挡不住,很多扶桑兵揣着最后一颗,冲进清军同归于尽。
清军也有不怕死的人,大骂扶桑人如此卑劣,也抱着扶桑兵滚下悬崖。
两军在大战数天,最终山本土不敌多尔衮,被迫往济南城撤退,清军穷追不舍,扶桑军一路溃败。
只有山本土带着数百名残兵往登州府撤退,撤退前他特意让部下赶往青州府,和在青州府作战的德川将军汇报济南失守,请求将军率领部队撤到登州府,在撤退到本土。
德川将军率领数万军队,和郑成功打得火热,郑成功不惧怕扶桑人。
他的部队有聆敬阳老部下万里云,张顺等人,也有他从福建带来的老部下。
更有郑芝龙突袭徽州府,数万不满郑芝龙将士投奔到他的麾下。
在青州府他有兵马六万余人,有底气和扶桑军作战,更有老馒头统帅炮营
(本章未完,请翻页)
火力支援。
炮营实力空前强大,得益于扶桑军击败各路明军、清军,使得明清两军对军中的红衣大炮,虎蹲炮等武器极为鄙夷。
这些重炮纷纷被抛弃。老馒头炮营指挥使,尽心尽力壮大炮营力量,虽然这些老掉牙武器在后膛炮面前不堪一击。
可老馒头不遗余力收集红衣大炮,虎蹲炮,子母炮,大将军等火炮,虽然火炮过时,可还是可以杀敌。
郑成功北上青州府,炮营已有七百多门各种火炮,大部分火炮都是大口径火炮的红衣大炮。
扶桑军和明军都想毕其功于一役,德川率军和郑成功部在临朐县决战。
刚一交战,两军火炮率先对垒,明军火炮射程不远,威力也不大,但数量多。
扶桑军火炮威力大,射程远,可火炮数量不足。
老馒头豁出去,开战前和郑成功说道:“国姓爷,我老馒头是明人,以前是闯军,大顺军,后来是官军,到现在我还是官军。今日我率炮营与鬼子炮轰,不管我轰赢,还是轰不赢,我都会尽力而为,还能消耗扶桑炮弹,炮轰结束后,请国姓爷一马当先,驱逐倭寇。”
“馒头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