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茶棚论兵

作者:江天远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下官心中有些疑惑,想要请教杨大人!”袁崇焕脸上依旧是挂着淡淡的笑。

“袁大人但讲无妨!”

“下官虽然入仕便来了邵武,但多少也知道当下我大明各地卫所的情况,可谓糜烂日久。卫所军户逃散,不堪使用已是常事,各卫所的主官更是喝兵血以自肥。”

说到此袁崇焕眼含深意的看了杨应乾一眼。

“似杨大人这般行事,下官倒是第一次看见!”

听见袁崇焕的疑惑,杨应乾微微一笑。

“不知袁大人可知去岁辽东浑河之役?”

“下官看过朝廷的塘报,令尊大人也是在浑河殉国的吧?”说到此袁崇焕的语气之中还带了一些惋惜。

杨应乾点了点头,眼神之中似乎还带着一丝悲伤。

“家父死后,幸睐圣上天恩,我得以世袭父亲官职,自那日起,我便在心中立下重誓,此生必报此国仇家恨!为此,我自筹军资,编练新军,希望可以早日杀回辽东!”

“不知杨大人对现在的辽东局势有何见解?”袁崇焕目光灼灼道。

杨应乾沉思半晌,轻轻的用指节敲打着桌面发出有节奏的轻响。

“当前镇守辽东的熊廷弼大人,虽素有韬略,作战勇猛,有熊蛮子之称。虽然熊大人经略辽东后,朝廷颓势未减,但辽阳沈阳的失陷,恐怕难以避免,”杨应乾忧心忡忡道。

“哦?杨大人此言是否有些杞人忧天,如今朝廷内外可是对熊大人复辽颇有希冀呢!”

杨应乾微微摇头:“当前辽东局势虽貌似平稳,实则暗流涌动,在我看来,至少有三大隐患”。

“哦?下官愿闻其详!”袁崇焕脸上的神色不禁郑重起来。

“熊大人虽有韬略,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现在随熊大人驻守辽东的官兵主力大多是浙江、四川和蓟镇等地的客兵,远离家乡异地作战,官兵必然不会全力抗敌,稍遇强敌便会萌生退意,此为一患。”

杨应乾看着袁崇焕竖起一根手指。

“辽东客军来自全国各地,官兵之间语言民俗各不相同,难免会互生摩擦嫌隙,各地援军之间因矛盾进而引发两军械斗的事之前不是没有发生过,两支互有仇怨的部队,战阵之上怎么会互相支持呢?最后只能是被逐个击破,此第二患!”

说到此杨应乾顿了顿,拿起手边的茶碗一饮而尽,将空碗放于桌上。

“这第三患便是粮饷,客军作战,一日所废粮饷何止千万,辽东之事,非一朝一夕所能解决。一旦无法速胜,朝廷必被拖入泥潭,日久必不能保证粮饷,粮饷一旦不济,军心必乱,则辽东局势崩矣!”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