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器图案,选用釉下红梅和釉上水点桃花等,“水点桃花”纹样为领袖老人家亲点。
1982年春节前夕,景德镇瓷器研究所,将封存的部分“7501”的小件瓷,连同其他库存的产品,一起当作福利分发给本所职工,从而有少量流落到社会上。
直至1997年的广州嘉德拍卖会上,“毛瓷”才首次公开露面,立即惊艳了众人。
当时作为拍品的一只红梅花碗,虽有釉裂,依然受到藏家追捧,最终以8.8万元成交。
范建新重生的年代,一只“毛瓷”的调羹,也拍到10万元,一个小瓷碗成交价170万元......
......
范建新抱着纸箱,直接上了吉普车的后座,坐在了华雯的身边,问道:“大妹,钱清点好了?”
“嗯,新哥,清点好了。总共六万六千三百八十元。”
华雯的大眼睛闪现着异彩,新哥在她眼里就像财神一样的存在。她和妹妹们在家说起新哥时,说的最多的就是,新哥怎么怎么的会赚钱。
华伟见范建新一扫刚才那种痛心疾首的衰样,眼露狡黠的目光,脸浮得了大便宜的模样......就知道,刚才在刘主任家,范建新心疼的模样是故意装出来的。
目的:借机赶紧离开。
他在想,先头在供销社的办公室里,他的昏厥是不是也是装出来的......
范建新才不管华伟怎么想呢,此时“毛瓷”到手,保护起来要紧。
他将华雯护在腿下装满钞票的蛇皮袋,扯过来。扒开袋口,掏出袋中的钞票,扯去捆扎钞票的橡皮筋......然后,用钞票将纸箱里的餐具,一件一件的仔细包好,再砸上皮筋。
华雯在跃进面粉厂粮油商店打工时,跟范建新的母亲学了几手捆扎票据的手法,这些钞票捆得整整齐齐,有模有样。
范建新拿出成捆的钞票,解开,揉皱,在纸箱的下面铺垫厚厚的一层,再小心的将包好的餐具,逐一放回到纸箱中。
并在餐具之间,塞上一团团揉乱的钞票......
做好这一切,他便嘱咐华伟开车回家。明天,他还要参加最后一天的模考。
这箱“毛瓷”,经过仔细清点,共计31件。其中3件有缺口或小裂隙,4只圆盘,只有3个盘盖;有一只茶杯,断了一个把子......
“嗨......”
范建新长叹一口气,对兄妹二人说:“包餐具的钱是我的了,剩下的钱,就是你兄妹俩这几天的辛苦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