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应对2

作者:乔木兮有思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想到这里,他再也按耐不住,向姬松急声问道。

“一,草原上有一种优质的牧草,微臣称之为苜蓿,蝗虫是不吃的,只要是苜蓿所在之地,蝗虫都是退避三舍。

我们可以根据这一特性在河道的两边和较为干旱的地方种植它,可以有效的遏制蝗虫的繁衍。

并且,苜蓿这种草,是马匹和牛羊都喜欢吃的优质牧草,人也可以吃,到了灾荒之年,也是一种能救命的东西。”

“二,禁止大量无节制的砍伐树木,秦汉时的关中是有名的天府之国。但在汉末之后却是渐渐贫瘠,这是为什么?

除了战争之外,就是百姓和官府无节制的砍伐,使得本来还气候宜人的关中不堪重负,随变得气候多变,灾害频发。”

说道这里,姬松不由的看了眼李世民,搞得李世民莫名其妙!

众人不解,但魏征这是却说道:“当初大唐初立,曾大兴土木,将关中秦岭的大型树木砍伐一空。”

李世民那叫一个尴尬啊,原来自家人也算是罪魁祸首之一,难怪这小子看朕的眼神怪怪的。

随即恼羞成怒道:“说就说,看朕干什么?你姬家老祖宗也没少干!”

姬松一鄂,随即想到西周当年也是曾经大兴土木过,好畤县当时还是郕国所在,李世民这话没错。

“除了禁止无序砍伐,还应该在山地种植树木或者果树等,也能遏制蝗虫的滋生。”

“这点倒是可以,但要看到成效却是没有十年之功是看不到的。”李世民失望道。

但随即想到自己现在还算年轻,有的是时间,只要有效就行,总有看到成效的一日。

“第三,就是看陛下了!”

这句话搞得李世民和大家迷茫,不知道这是什么意思?

“好我的陛下啊!百姓们不敢捕杀蝗虫啊!”姬松无奈道。

李世民等人这才恍然大悟,这时候大家对蝗虫都存有敬畏之心,认为这是上天对人们的惩罚,是神明的使者,没几人敢大量捕杀蝗虫。

李世民此时面沉如水,因为他想到了要是真的发生大的蝗灾,有些人是绝对要出来搞事情的。

再加上民间对蝗虫的认知,一个不好这口锅就得扣在自己头上。

随着佛教传入中原,百姓们非常相信天道轮回,因果循环,如果发生天灾人祸就求神拜佛。比如发生了水灾旱灾,就会到龙王庙祭祀龙王爷,或者请神甚至以人祭祀。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