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多大工夫,现场就剩下三人——张涵、李胜忠和李小二。
李胜忠哭到此时,激动劲也已过去了,就是人多不好意思起来,这时见人都走光了,张涵一扶,他就顺势起来了。
看见李胜忠脸上羞惭,颇不得劲,张涵也不待他开口,自己抢先说了话。
“李管事劳苦功高,这一阵儿受累了,先在家歇息几天,我再给你安排事做。”
“哪里,那里,李胜忠也没出什么力,还不都是小少爷的指点……”
说了几句话,李胜忠脸上就自然多了。
张涵听他如此说,却是“哈哈”一笑,打断了李胜忠的话。事是如此,张涵却没必要争什么功劳。
“那是什么话,我说的再多,也是空中楼阁。没有你苦心研究,这坩埚还不知道猴年马月才能实现。不说这个了,”张涵伸手把李小二招了过来,“小二挺有天份的,过两天,就跟我去族学好了……”
“这,这……”
李胜忠听了这话,喜出望外,不知说什么好,这真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推辞是万万舍不得的,可要不客气下,似乎也不适合。情急之下,他用力抓住李小二的手臂。
“跪下!给小少爷磕头!”
随后,他自己也跪在儿子身边,连连叩首,感激涕零。
“小少爷的大恩大德,李胜忠粉身碎骨,没齿难忘,……”
听李胜忠表了番忠心,又磕了两个头,张涵才笑眯眯地扶起他来,温言笑语安抚了几句,才让这父子二人转回家去。
待李胜忠父子到了家中,张涵命人送去的酒肉布帛,都已送到。李胜忠吐气扬眉之余,又是一番感动,就不必细表了。
其实,这些都是题中应有之义。
李胜忠年轻力壮手艺出众,又没有根基,在张涵来后主动靠拢,张涵看在眼里记在心上,自然而然就选择了他。
李胜忠是个骄傲之人,但是,他在别人面前可以骄傲,在张涵面前,却休想抬起头来。张涵到卞东庄两年来,特别是今年这大半年,把所有参与的铁匠,都给镇住了。
搞技术的,就看重技术。张涵对冶炼技术的改进,越是手艺好的铁匠就越是佩服,佩服得五体投地,惊为天人。假设张涵若把这十几个铁匠放免出去的话,过上几百年,张涵肯定会作为铁匠的祖师爷出现在牌位上的。
说句不客气的话,没有李铁匠,还会有王铁匠、刘铁匠、张铁匠……在张涵的指点下,一样能炼出精钢来。而李胜忠初到张家无亲无故,他想要为子孙后代谋个好出路,只有努力让张涵看重。
换句话说,张涵是唯一的选择,而李胜忠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