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名册中有的,立斩!证据确凿的,立斩!不能确定的,也要严加看守。
未曾抓获的黄巾骨干,均画影图形,悬赏缉拿。凡举报者免罪重奖,窝藏者同罪!
还有,不要没事给我搞出事来。晓喻各郡国,胆敢趁火打劫,胡乱抓人充数,公报私仇的,必……严惩不怠!”
“是!”戏志才有点失望,用涵义模糊的严惩不怠,明显有放水的嫌疑。但张涵需要望族大姓稳定民心,不得不稍微放松。
张涵又命令各郡国召集青壮,
练,以备万一。不过,大河(即黄河)以东青州形要求修缮城池、器械,征召青壮,但务必不得影响耕种,这也变相限制了青壮的数量,并要求各地紧守城池,命令集中各郡国骑兵,一旦发现有变,各地自行剿灭就是。只有平原郡的富裕之地都在河西,清河国一落入黄巾之手,平原县和国县便直接面对黄巾军了,张涵命令平原太守尽力召集青壮,全力防守,等待援兵。同时,将所有船只控制在大河东岸,以防不测。
青州常备军总兵力约在二万八千左右,分散在六个郡国,六十五个县城里,能保住自己就不错了,并没有主动进攻的能力。
人上一万,无边无沿。何况,张角统率的‘大军’已经超过了十万。立在车上,张角极目远望,到处都密密麻麻的走着头裹着黄巾的士兵,近处的卫士已全副武装,远处的黄巾不时还有手持着锄头、木棒的,但这丝毫没有影响张角的好心情。
张角做梦也没有想到他会有今日,他也曾经是个读书人。后来,在一次偶然的机会里,张角得到了三卷《太平清领书》,这改变了他的一生。《太平清领书》是于吉、宫崇所书,共有一百七十卷,虽然也是源于黄老之学,其中却包含了许多巫术等乱七八糟的东西。
建宁年间8~172),张角领着两个弟弟开始在家乡鹿传道。当时,翼州的灾害很严重,奄奄一息的人们拼命想抓住最后一根稻草,张角的传教很顺利。
到了光和年间,张角的信徒遍及大汉国,他已经不知道有多少信徒,少说也有几十万了吧!为了方便管理,张角把比较虔诚的信徒按地域编成了三十六方,大方万余人,小方也有六七千众,每方立一名渠帅,犹如将军一样。
随着无数人跪伏在他的面前,张角越来越自信,渐渐的,连他自己都相信,他就是来挽救这个世界的,他是至高无上的。皇帝这个念头最初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张角已经记不得了,但至高无上的他,难道不应该当皇帝吗?
答案只有一个,张角对此毫不怀疑!
光和六年(183)年末,张角讹言“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在阳城寺门及州郡官府的门上,用白土写上大字――“甲子”。一切都很顺利,张角确信,明年三月五日一到,青、徐、幽、冀、荆、杨、?、豫八州和阳同时起事,这世道就要变了,他就是真真正正的天
然而,唐周的背叛,给光明的前途蒙上了一层阴影。马元义被车裂而死,连同阳一千多信徒也被处死,阳起事失败了。皇帝似乎又变得遥远了,远不可及,但是,在无边无际的‘大军’面前,张角重新树立起信心――‘就让我亲自取得天下好了!’。
张角的信心不是没有来由的。张角一声令下,中平元年(184)二月,三十六方同时起事。大汉国一百零五个郡国中,立即有二十多个陷入了战乱。其中,张角指挥的河北黄巾军还活捉了安平王刘续和甘陵王刘忠。
张角的皇帝梦方兴未艾,他的欢乐却是建立在灵帝的痛苦之上。灵帝仅比张涵大一岁,今年才28岁,但皮肤没有光泽,脸色苍神,看起来比张涵大许多。按说,灵帝也是个老运动员了,经验丰富――自从他继位以来,鲜卑年年寇边,国内造反的事也时有发生,十多年发生了十几起,平均下来,差不多每年一起。不过,这一次几乎发生在家门口的造反,还是把灵帝吓坏了。
何进却从灵帝的恐惧中看到了机会,时为河南尹,何进的眼睛却已盯住了大汉国地位最高、实权最大的官职――大将军。然而,何进想当大将军,却需要取得十常侍的支持。灵帝一直喜欢用宦官,此时信任的就是十常侍了,他经常对人说,“张常侍是我父,赵常侍是我母”。于是乎,何进重重地贿赂了张让、赵忠等。
何进与宦官的关系向来很好,为了能将当初何皇后选入宫中,何进就曾贿赂了主持的宦官,随后,为了固宠,何进始终不渝地给宦官送礼,何皇后能走到这一步,宦官们是出了大力的。有这个渊源在,张让等人没觉得收他的礼会有什么问题。
冀州的战事不断,从阳到青州的道路被隔断了,朝廷的诏令传到张涵这里,早都过时了。
老实说,黄巾这一战,与张涵的关系并不大――黄巾没有向青州进攻,青州也无力主动出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