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第二十七章 没钱啦?

作者:白竹猪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三十钱一石黍米,您算算,这些粮食值多少钱?

再说,咱们往外卖粮食,它不值钱,等到往回买粮食的时候,花的钱可就多了……

五十万军队,一百多万流民,可都是要吃粮的……”

“不会吧?子承,青州粮价怎么会这么低啦?”

项奉苦笑一声:

“怎么不会?青州粮食丰产又丰收,再禁绝了无文小钱和劣质钱币……”

项奉把经过一说,张涵也傻了眼。小孩没娘,说来话长,这话还得从头说起。

薰卓铸造了大批的劣质无文钱,结果造成了信誉丧失,货币严重贬值。张涵见势不妙,就在青州下令,禁止了无文钱等的流通。为了保证此政策能够切实执行,张涵还出台政策,重奖举报者。

在此的鼓励下,这些劣质钱很快就被淘汰出局。说起来,也是令人啼笑皆非。举报来,举报去,大家都举报商人。因为,奖励举报者的钱,并不是从官府支出的,而是从被举报者的罚款里支出的。一般人家哪里有钱,只好自认倒霉,去官府那里服短期劳役相抵。举报者自无利可图。而豪族大姓,普通人又得罪不起。只有商人身份低微,又有钱财。

不过,商人不使用接受,这些劣质钱币也就没有了多少使用空间。因此,青州的货币始终保持了坚挺。一方面,青州的粮食年年丰收,另一方面。青州的货币币值坚挺,粮食价格年年下跌,今年便是这个价钱了。

听项奉这么一讲,张涵发现,他还真是没有钱啦!

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却是万万不能的。

这可如何是好?

张涵万万没有想到,他竟然也会有缺钱的一天。

怎么会这样?

张涵治下的青冀,比袁绍治理的冀州富裕十倍。可袁绍南征北战,措措有余,轮到他张涵,居然缺钱了……

张涵自然知道原因,原因非常简单――袁绍一个劲地加税,张涵拼命的减免税……结果,就是如此啦!

加税?

显然,是不行的!朝令夕改,会影响张涵的威信。

而且,张涵对未来有过详细地规划,生活水平的提高,是一个重要的环节。此时此刻,不要说冀州人,青州人也是刚富裕一点没两天,尚未实现良性循环。这时候加税,是在杀鸡取卵。

可是,不加税的话,张涵也想不出有什么解决的办法来。青州有渔盐之利,可这不足以支持如此庞大的开支,又时逢乱世,商业是休想了……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