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南,做的好。
娴熟汉律的人嘛,我这里也是寥寥。不如这样吧,我这里有陈宠的七卷《辞讼比》,刊印下去,另外,正南也可以将比较常见的案例,整理后,印刷成册,以为参考。
我也会与郑康成君联系,看能否在不其招募一些熟悉律法的人,不过,正南还是不要报以太高期望为好……
对了,不知正南是否知道精通汉律之人……”
能称精通汉律的,据张涵所知,还真没有几个人。钟算是一个,可惜他还在长安;沛国陈氏自陈忠以后,就没听说过什么人才;岑澜几年来倒很用心,但半路出家,也不过略懂一些,娴熟都谈不上,离精通更差的远了……
“精通汉律嘛?”审配皱起了眉头,要有这样的,他还想请来帮他,“钟算一个,河南吴粲算一个……”
钟不说了,河南控制在袁绍、张邈之手,吴粲是河南望族,他是不可能来投张涵的。张涵略有点失望,但也在意料之中地。
“既然一时想不起来,那就算了……”
审配脸上一热,忽然想起一人:“主公,阳翟郭氏为刑名世家已有一百多年了,主公何不召郭嘉一问……”
“哦?”
张涵也乐了,这可是灯下黑了。阳翟郭氏自郭躬以来,一直是大汉国著名的刑名世家。不过,让张涵失望了,郭嘉虽是阳翟人,与阳翟郭氏却没什么瓜葛,他是推荐了三人,可那些人都远在阳翟,与河南吴粲一样,不可能舍下家族,孤身来投张涵。这是后话,暂且按下不表。
张涵心里觉得有了希望,就不再说这事,继续与审配说话:
“正南,你来地正好,我正有一事,要你去办!”
“主公,不知有何要事?”
审配立刻挺直了身子,一幅跃跃欲试的模样。
“正南,这里有几个案子,就交给你来办了……”
张涵也不多说,命人取来那几份厚厚地案卷,交给审配。审配心中纳闷,不知道是何案件,还要特地交给他来办,却不敢怠慢:
“主公但请放心,审配必不会辜负主公的信赖!”
――――――――――――――――――――――――――――――
离开将军府,审配在马车上一看,这才知道,张涵要交给他的,是什么倒霉差使。那案卷非常详细,前因后果,整个过程,牵涉到哪些人员,这些人员的资料,都列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这样的案件,谁都能审理,可看看主犯的资料――审配也吸了口凉气――全是县张氏族人。
不过,审配也知道,张涵要他审理此案,就是取他正直,他不能辜负这种期望。